坚守30年传承民间文化的马超(资料图) 谷夫正 摄
“我愿做一个更夫,为民间文化的传承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湖北省兴山县古夫镇文化站站长马超近日说道。30多年来,马超培养民间艺人900多名,组织各类文艺演出1000多场,让众多民间艺人吃上了“文化饭”。
兴山是昭君故里,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2000年初,马超成为兴山县古夫镇文化站站长。他接手时,古夫镇文化站债务有30多万元,办公楼也被抵押,工作人员连一次性的杯子都买不起。马超通过找对口支援单位、商演等办法,还清了欠债。
“兴山围鼓”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发源地就在古夫镇平水村。为了弄清“兴山围鼓”的脉络和谱系,马超带着专家经过三天两夜的“田园调查”,整理出了2万多字的资料《深山寻鼓》,还发现了年轻有为的“兴山围鼓”传承人刘成元。
兴山“地花鼓”传承人在昭君村进行表演(资料图) 谷夫正摄
在马超的支持下,刘成元采用“滚雪球”的办法,带出了50多名学徒,仅锁呐传承人就有20多个。如今,古夫镇的“兴山围鼓”传承人多达600多位,全县的开工、结婚、节庆等活动中,都活跃着这些民间艺人的身影。
2003年,马超在古洞村进行“田园调查”时,发现村民李成刚精通踩堂戏,但却整日无所事事。于是他鼓励李成刚招收学员,先后成立“古洞村民间文化协会”和“古洞村演出队”,并资助5000元给演出队购买了音响设备、乐器和演出服装。
此后,“古洞村演出队”把踩堂戏从兴山县里演到宜昌市里,从湖北省内演到湖北省外。短短几年时间,演员增加到40多人,平均每年演出都在50场以上,年收入超过百万元。
兴山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0多年来,马超直接发现和培养的民间文艺骨干就有近百人。兴山的“踩堂戏”“地花鼓”“围鼓”等传统节目,一路演到呼和浩特、大连、长沙、武汉等大城市,并进入了校园,让更多人喜欢上了传统文化。
2020年10月,全国农业博览会在大连举行,古夫镇的“踩堂戏”《对口支援心连心》等5个节目应邀演出3场。马超说,北方人第一次见到鄂西山区这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感到特别新奇,现场不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说句实话,没有马超就没有‘文化古夫’这个品牌,没有马超,我们这些艺人也不会站上大舞台,吃上‘文化饭’。”李成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