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如画的临桂区六塘镇岚岩村吸引着八方游客。记者何平江 摄
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强调,要“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
乡村振兴要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下功夫,而乡风文明建设即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程。2021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4·27”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时代新风、倡导移风易俗,有效提高了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如今,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观,村风民风持续得到改善,群众幸福感不断攀升,一幅绿化、净化、美化,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乡村画卷在桂北大地徐徐铺开。
齐心向上 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临桂区中庸镇泗林村一直拥有孝亲敬老、崇学尚德的优良传统。近年来,该村把崇学尚德的优良传统不断发扬光大,在党员带领下成立“教育励志会”,开展励志教育活动;每到“九月九”重阳节,村里就组织开展孝亲敬老活动,让孩子们给德高望重的老人敬茶鞠躬捶背,传承孝亲敬老美德。如今,励志教育活动与“九月九”活动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乡风文明品牌,在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培育了和谐村风、文明乡风,建设“家风好、村风好、民风好、学风好、文风好”的“五好”村庄已经成为该村群众的共识。
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桂林市不仅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外在“颜值”进行提升,更注重对镇村文化、乡风文明、农民素质等内在“气质”进行塑造,用文明创建为乡村振兴铸魂、塑形、强基,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成为美丽乡村最动人的风景。
桂林市着力在全市乡村深化村规民约建设,全市100%的行政村有乡贤能人发展成为村民小组、议事会(业委会)等组织骨干,所有行政村100%制定或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村务监督委员会全部挂牌,做到有人、有工作场所、有规章制度、有档案柜等,并推进“一组两会”等基层民主协商制度。
树新风、讲文明、易积俗。为了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加强基层治理、弘扬文明新风,桂林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推动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工作,发布《桂林市关于移风易俗的倡议书》,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等工作,引导群众坚决抵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高额彩礼、厚葬薄养、不文明祭扫等不良习俗,摒弃婚丧嫁娶陋习,倡导树立文明新风。2021年以来,桂林市投入42.75万元在17个县(市、区)的试点村委开展红白理事中心建设和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将农村红白事文明新办作为乡村振兴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创新工作来抓,取得了良好成效。
见贤思齐 营造崇德向善文明和谐良好氛围
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临桂区六塘镇岚岩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奏响了一曲“田园牧歌”。该村充分发挥岚岩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落实文明创建积分制,通过“村民自评+村民互评+党小组测评”,从家风建设、公益活动、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方面进行打分,每季度进行“评星”,给予相应的星级奖励。目前,家家户户门口墙上显眼处都贴有一张“三合一”明白卡,星级文明情况、家规家训、风貌改造的新旧对比照等一目了然,激活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乡风文明建设引领新气象。
无独有偶。兴安县溶江镇莲塘村积极搭建乡风文明善治平台,村里每年都会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孝老爱亲、“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庭院”、“星级文明户”、“改厨改厕示范户”等先进典型评比活动,用身边榜样激励村民,凝聚向善力量,在全村掀起学习模范、争当先进的热潮。目前,全村共评选出“好婆婆”3位、“好媳妇”5位、“五好家庭”5户、“十星级文明户”12户,持续掀起学先进、争先进热潮,孝老爱亲中华传统美德在村内蔚然成风,村民的道德素质、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
2021年以来,桂林市广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通过先进典型选树,持续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创建,全面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等先进典型选树宣传,共评选出市级“十星级文明户”100户、“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493人。《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评选 筑牢乡风文明之“魂”》入选全区乡风文明建设十大先进典型案例并在全区推广学习,全区乡风文明现场会在桂林成功召开。
平乐县桥亭乡大唐口村村民贲国全农闲时经常来到村文化综合楼扫地、拖地、擦桌子。“每周我都会过来打扫卫生。可以挣30个文明积分。”贲国全说,凭借文明积分,他可以在爱心超市兑换洗衣粉、酱油,因此干劲十足。这是平乐县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制度的一个缩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已成为桂林市推进乡风文明的重要阵地。截至目前,全市共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2104个、志愿服务队伍4400多支,实现文明实践城乡全覆盖。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全市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文明实践活动5998场次,群众参与数超60万人次。
宜居乡村 留住青山绿水美丽“乡愁”
“太美了,真羡慕这里的村民,居住环境比小区还要好!”在阳朔镇鸡窝渡村,几位游客悠闲漫步时连连称赞。走在鸡窝渡村,道路干净整洁,路两旁鲜花盛开、绿树如茵,还有小桥流水,仿佛公园一般。曾经脏乱差的阳朔镇鸡窝渡村通过积极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和风貌改造提升,“鸡窝”华丽变成“凤巢”。
2019年,阳朔镇鸡窝渡村被列为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首个综合整治村屯,镇党委第一时间派出理论宣讲小分队,向村民宣传“两山”重要理念,讲清讲透鸡窝渡村的拆、清、建核心原则是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生态文明红利的第一分享人。村民形成“一组一约五会”(党小组、村规民约和户主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自治模式,秉承“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大家的事情商量办”理念,发生“要我参与”向“我要参与”的转变,共同参与全村的“五拆五清五建”。现在,鸡窝渡村新建了污水处理中心、停车场及巷道等,以前坑洼的泥泞路变成了干净整洁的柏油路,杂乱的违法建筑、废弃栏圈变成了精心设计的微花园、微菜园、微果园,民房墙面巧妙设计成精美的墙绘,变成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环境治理全方位融入美丽乡村建设,让桂林市许多乡村旧貌换新颜。同时,桂林市还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及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结合“永远跟党走”主题,开展唱红歌等活动300余场次,引导群众爱党爱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戏曲进乡村”、桂林百姓大舞台等活动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紧密结合,将传统文艺曲艺“送”到乡间,“种”进地里,让村村有文艺人、人人有拿手好戏,发挥文化育民、乐民、惠民的作用。不断完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建成13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对公众免费开放,公共文化专管员(兼职)配备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