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近年来,“艺术介入乡村”正逐渐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仍有不少人对此存疑,艺术能否真正振兴乡村?艺术化能让村庄“造血”吗?“艺术+村庄”能把“盆景”变“风景”吗?
昔日乱石堆成了农耕园标志景观,废弃木料和农具成了艺术品,闲置地成了村民大舞台,旧房变民宿在家门口赚钱成为现实……近日,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葛家村乡建艺术家葛德土、葛品高和袁小仙跨越2000公里,走进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定汪村。在村庄里扎扎实实深度蹲点一周后,葛德土告诉记者,艺术正在振兴乡村。
葛家村是宁波市宁海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曾经发展滞后,当地人自嘲为无特点、无优势、无潜力的“三无”村庄。201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通过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的指导,加上村民乡土智慧,宁波市宁海县葛家村村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改造自己的家园,不到一年时间,原本普通的村子成了网红景点。自此,葛家村开启了一场“艺术振兴乡村”的试验。
这种模式花钱少、村民参与度高,为何不在对口帮扶的晴隆乡村落地生根?自“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部署以来,宁海县与晴隆县已牵手走过了24载,两地一直在共同探索美丽乡村振兴路径。于是,经过两地党委政府牵线,宁海县葛家村和晴隆县定汪村正式结对。
几年间,葛家村村民和中国人民大学丛志强团队多次来到晴隆县定汪村,与定汪村民一起用艺术改造村庄。水泥墙被贴上了木饰面,古树下铺起了鹅卵石,将要废弃的门板摇身一变成了“未来书院”的门匾……定汪村慢慢被艺术唤醒。
借来榔头,搬出一麻袋的贝壳,和好水泥……3月27日,重新来到定汪村的葛德土用贝壳将两年前亲手制作的“假山”重新修复,使之焕然一新。
“以前这块地牛粪遍地、杂草丛生,之前通过我们10余天的改造,打造了枯山水景观。如今,定汪村民在我们的基础上,打造了布依农耕园,村庄变得更美了。”葛品高言语间满是欣慰。
“受你们启发,我们设计出了这款布袋,半年时间,卖了800多个,收入超10万元。”定汪村村民喜不自胜。据悉,分布130多户布依族人家的定汪村有着刺绣、木工、酿酒等特色技艺,眼下,这些“瑰宝”正一一转化为旅游文创产品,产生经济价值。
艺术振兴乡村,需走一条既富“脑袋”又富“口袋”的路。随着艺术灵感悄然落地,艺术振兴乡村已不再仅仅是“盆景”。
“艺术作为一种媒介,走进村庄的第一步,便是让村民重拾建设家园的自信。”丛志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城市化进程中,多重因素致使许多村庄沦为“空心村”“留守村”,不得不靠着政府补贴运转。“但这并不会让村庄得到良性发展,反而养成一种‘等靠要’的心态。”
在丛志强看来,艺术振兴乡村,村民是主体。要主动培育“村民主力军”,组织村民深度参与艺术设计实践全过程,为艺术融入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