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1月11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新冠疫苗接种证明不能替代核酸检测报告

北京市疾控中心近日发布消息称,该市多区已启动60岁及以上老年人(高危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记者就公众关心的问题,采访了业内专家。

为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务

3月24日,北京市海淀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中心每日老年人接种量在50人~100人。

为更好地服务老年人,该中心在接种点专门设置了老年人绿色通道,并在问询处配备了老花镜,方便老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接种前,除常规问询外,医务人员还会给老人测量血压。“在服药情况下,只要控制良好,就可以接种。”这位负责人说,北京市每年都为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或许是有这方面的原因,“这部分老年人对疫苗的接受度较高”。

“疫苗安全性如何?”“能保持多久?”这是很多老年人关心的问题。

近日,《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篇题为《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克尔来福?)在60岁及以上健康人群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随机双盲对照Ⅰ/Ⅱ期临床试验》的文章称,试验结果显示,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冠疫苗对60岁及以上健康人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与18岁~59岁健康人群的结果相当。

值得注意的是,科兴疫苗已在中国、巴西、土耳其等27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使用,包括紧急使用、附条件上市和正式上市。几乎所有获批国家中的使用人群都包含了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也反映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核酸检测报告不能少

“全程接种疫苗后,绝大多数受种者体内都会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存在于血清中,可以被检测到。”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说,对于目前正在使用的3种灭活疫苗,前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接种2剂次新冠病毒灭活疫苗14天后,90%以上的受试者血清中诱导产生了中和抗体。由于目前临床使用的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和实验方法均是用于对疾病的辅助诊断,并不适用于对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因此,不建议在接种新冠疫苗后进行常规的抗体检测。

王华庆表示,疫苗接种后,人体会产生抗体,有的也会让人体产生细胞免疫,形成相应的免疫记忆。这样,人体就有了对抗疾病的免疫力。但抗体水平不是抵抗疾病的唯一评价指标,一旦有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即便抗体水平较低,免疫记忆也能很快调动细胞免疫释放细胞因子,识别、中和或杀灭病毒,让病毒无法在体内持续增殖,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接种证明能否替代核酸检测报告?相关专家表示,疫苗接种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保护效果,如果这段时间内感染新冠病毒,可能检出核酸阳性或发病。因此,在新冠疫情防控需要进行核酸筛查时,接种证明不能替代核酸检测报告,还需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核酸检测。

提示

要注意接种禁忌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副主任安志杰表示,通常接种疫苗的禁忌包括对疫苗成分过敏者、患急性疾病者、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者、正在发热者等。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是舆论关心的热点问题。安志杰表示,AEFI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又称疑似疫苗不良反应。

“由于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因此,要特别关注接种疫苗后可能发生的其他偶合情况。”安志杰说,偶合症是指疫苗接种过程中,受种者正好处在一个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发病的前期,疫苗接种后巧合发病。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任何异常情况,甚至意外伤害、死亡等,都可能和接种疫苗存在时间上的关联性。“但是这些偶合症不是疫苗接种引起的,不属于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出现疫苗接种后的偶合症,要及时报告,也需要疾控等机构进行调查。”安志杰说。

上一篇:武汉织牢疫后心理健康服务网 下沉社区打通心理服务最后一公里
下一篇:接触阳光或可减少新冠病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