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1月10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文化逆旅:乡村旅游为何越来越红火?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根据各地推荐,推出“乡村四时好风光——春生夏长 万物并秀”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13条。这些线路以赏花踏青、农事采摘、田园观光、民俗体验、亲子休闲等为重点推荐内容,旨在满足人们就近出游的美好生活需求。

上世纪80年代,我国乡村旅游从“一张桌子,几条板凳”的农家乐起步,逐渐发展壮大,成长为国内旅游业重要的一支。尤其自2013年以来,乡村旅游进入快速发展期,并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目标。一座座田园变身“乐园”,乡村旅游产业“带火”美丽乡村建设,并成为共富路上的“好风景”。

稻浪麦田成风景

“五一”期间,重庆市潼南区的小麦进入成熟期,麦浪翻滚,蔚为壮观,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观赏或拍摄。

近年来,稻浪、麦田、青纱帐等过去习以为常的田园景观,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物,赏花游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地处江西省东北部的婺源县,靠着油菜花海一举成名,成为江西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佼佼者。每年三四月,婺源县十余万亩的油菜花海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油菜花从单纯的农作物变身为旅游看点,有了更多附加值。“卖风景”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不仅如此,赏花游还带动当地住宿、餐饮、农产品销售等发展,促进乡村旅游产业链不断延长、完善。

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国各地涌现出许多成熟的赏花地,例如,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的向日葵花海、浙江省淳安县的芍药花海、云南省罗平县的油菜花海、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的桃花海等。为了弥补赏花游花期短、产品单一等短板,各地积极探索“赏花+”融合发展,推动赏花游不断升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赏花资源丰富,有石河子桃花、库尔勒梨花、和田玫瑰、霍城薰衣草等。近年来,新疆规划了一批赏花游线路,将赏花地串点成线,带动沿线旅游发展,并将赏花游和沙漠观光游、酒庄游、胡杨游、民俗游等业态相融合,不断丰富赏花游内容。

每到收获时节,瓜果蔬菜采摘、稻麦收割等,成为吸引人们参与体验的农耕文化项目。许多地方还顺势推出采摘节、稻田文化节等旅游节庆活动。这些农旅融合新模式,不仅是游客热捧的休闲方式,也是富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原汁原味乡土气

挑扁担、推独轮车运粮、圈套大鹅……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仙姑村,融合农事体验与农耕文化的乡村旅游项目,总能激起游客阵阵欢笑。带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体验农事、了解农耕文化,“补上缺失的一课”,这是许多参与乡村旅游家长们的初衷。这些最本真的乡土气,正是乡村旅游的魅力所在。每逢节假日,到仙姑村来品尝当地美食的人络绎不绝,茅山老鹅、野山菇、地皮菜等特色美食最受欢迎。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更是着力挖掘乡间土菜,打造出临安旅游十大乡村宴席。“我们要把民间原有的土菜挖掘出来,这些菜要够‘土’,要有老底子的味道。”临安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一道特色菜品的背后,都有一段历史和民俗记忆,这些食物是乡村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见证。客人在品尝时,不仅是消费者,也成为文化传承的参与者。

乡村旅游发展早期,曾有过一味“求新”“求洋”的发展阶段,舍弃乡村原有传统建筑,照搬照抄城镇建设或是外国建筑,导致千村一面,失去了乡村的韵味。保留自己独特气质、足以慰藉乡愁,才能具备活力与竞争力。乡村旅游逐渐确立起正确的发展方向:既有乡土味,也有高品位。

2014年以前,甘肃省陇南市康县长坝镇福坝村是出名的“烂泥村”,土地贫瘠,经济发展滞后,乘着乡村旅游的东风,福坝村成为集“康养休闲、旅游观光、农事体验”等于一体的美丽乡村。在老旧粮仓改造而成的咖啡屋里,村民为游客制作咖啡饮品,吸引年轻游客。乡土味、时尚味在这里完美融合。而在乡村旅游起步较早的浙江,精品民宿、露营、徒步等众多新业态主动与乡村旅游握手,推动乡村旅游向着高品质发展。

好生态成聚宝盆

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是中国美丽乡村的代表。2021年12月,余村成功入选首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这一殊荣的获得,离不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以及余村在乡村旅游方面的创新实践。

乡村有了好生态,湖光山色、田园风光就都成了聚宝盆。安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此后,余村走出了一条成功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美丽乡村成为现实。如何经营好美丽乡村,吸引更多游客,让更多百姓致富,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浙江始终未停下探索的脚步,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包括指导全省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2011—2015年) 》、全国第一个美丽乡村建设省级地方标准《美丽乡村建设规范》等,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指标体系,使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有方向、操作有依据、实施有方法。如今,村庄全域更美、田间地头更整洁,成为浙江美丽乡村的写照。

好生态成为越来越多乡村发展旅游的底气。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前顺村坐落在乌江边,如诗如画的百里乌江画廊,成为其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湖南省祁阳市潘市镇陶家湾村,通过禁伐山林、保护生态,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四川省隆昌市古宇村依托丰富的水利资源和美丽的自然环境,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由小渔村蜕变为现代旅游新村……

上一篇: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有望年中对公众开放
下一篇:杭州:文化引领道路 乡情凝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