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1月11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房价太高逼走年轻人”央行重磅论文火了:应全面放开生育!

中国人民银行周二发布工作论文表示,要认识到我国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的严峻性,应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切实解决妇女在怀孕、生产、入托、入学中的困难。

央行主要观点:

1.世界人口增长将继续趋缓,本世纪将难以看到上一个世纪那样巨大的人口增长。

2. 发达国家的惨痛教训是,没有料到生育率下降的速度极为迅猛,也高估了鼓励生育的效果。

3.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转型更快,老龄化更严重,少子化更严重。消耗的人多、产出的人少,还意味着存在经济停滞、物价疲软、资产价格通缩的压力。

4. 在我国加速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同时,美国由于移民等原因,人口却在发生有利的变化。过去四十年,我国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巨大的人口红利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那未来三十年要靠什么?

5. 应当全面放开和大力鼓励生育;重视储蓄和投资;推进养老改革;促进教育和科技进步,特别是重视理工科教育。

以下为界面新闻摘录的部分论文正文

人口转型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给世界带来了人口大爆炸、人口红利、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转型之后,人口、经济、社会将如何发展,世界格局究竟如何演变,发达国家看不清楚,我们也看不清楚。

似乎有证据表明,一些发达国家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生育率又有所回升,但这种回升究竟是鼓励生育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触发的临界点是多少,可持续性如何,都有待验证。也许唯一可以预期的是,世界人口增长将继续趋缓,本世纪将难以看到上一个世纪那样巨大的人口增长。

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普遍在工业革命后就进入了人口转型,且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老龄化和少子化。发达国家已经意识到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巨大危害,积累了一些成功的应对经验,但更多的是惨痛的教训。

教训之一是没有料到生育率下降的速度极为迅猛,也高估了鼓励生育的效果。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了人口快速增长,使人们满脑子都是就业的压力、资源的耗竭、环境的破坏和生活的贫困。我国的情况也差不多,大家印象深刻的是建国以来快速膨胀的人口和严格的计划生育,放松生育也只是近几年的事,要大家的思维一下子从人口大爆炸转换到人口大萎缩有难度,因此,很少有人料到生育率下降得如此之快。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转型来的更快。人口转型期短,意味着我国远没有发达国家那么长的时间来做准备;人口红利期短,总共算起来,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只有35年,这与日、韩、加等发达国家相比,都要更短。

其次,我国老龄化比发达国家更严重,一方面是老年人规模大,另一方面是老龄化速度快。此外,发达国家老龄化通常发生在高收入阶段,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多在2000美元以上,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时多在30000美元以上,但我国该数字分别为约1000和10000美元。

第三,我国生育率下降更快,除了有收入上升导致生育机会成本上升的原因外,还有其他因素。比如,计划生育加速了生育率的下降;家庭资源集中于独生子女,抬高了养育成本,降低了妇女生育意愿;育龄妇女减少、生育窗口期缩短,也带动生育率加速下降。

面对如此严峻的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央行提出了四大应对之策。

一是全面放开和大力鼓励生育。不要再犹豫观望已有政策效果,要趁着现在部分居民想生又不让生时放开,等到大家都不想了再放,则没了用处。不但要放开生育,还要鼓励生育,要创造良好的生育环境,切实解决妇女在怀孕、生产、入托、入学中遇到的困难,让妇女敢生、能生、想生。

二是重视储蓄和投资。首先要高度警惕和防止储蓄率过快下降的趋势。其次要认清消费永远不是增长的源泉,发达国家消费率高有历史原因,其力图改变、但回天无术,不要以此为学习的榜样。第三要重视投资,扩大国内中西部的投资,扩大对亚非拉的投资,因为这些地区提供了大量的、仅存的人口红利。

三是推进养老改革。首先,养老制度要由即时支付型转为储蓄型。其次,区分基本保障和个人账户,在此基础上,适度扩大个人账户。此外,发行特别国债补充转制成本,保持个人养老金缴费、支付连续,实现平稳转制。

四是促进教育和科技进步。我国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不是一句空话,而需要实实在在的支持。首先环境宽松,把握好创新与监管的平衡。其次建立基本的社保体系,如果人们知道即便失败,也有饭吃、有房住、有病看,就会敢冒险、敢创新。第三控制房价,创新创业靠的是年轻人,但其多半没钱,一个城市房价太高,把他们都逼走了,何谈创新。这是深圳过去超越香港的主要经验,未来也有可能成为限制其长远发展的障碍。第四重视教育,特别是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

上一篇:北京市出台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建设管理办法
下一篇:专家呼吁医务人员重视流感病毒 提升老年群体疫苗接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