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福基会)从2010年开始倾力打造品牌项目——“中国社区服务暖心工程”(以下简称“暖心工程”)。“项目发展成为基金会一张响当当的公益名片,离不开设立初期中央财政项目从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提供的支持。”中国福基会理事长戚学森告诉笔者。
“暖心工程”是面向社区“三无”老人、高龄老人以及其他有需求老人提供日间照料、老年餐桌等特色为老服务,并为全体居民提供社区文化服务和便民服务的一个公益项目。它从社区入手,通过引入社会资金,在全国建立“暖心工程”社区服务站,满足老年人不出社区、不离家门、不换环境就能享受高品质的养老服务。
社会组织要想进社区,一要有政策支持,二要有工作平台,三要有项目资源。中央财政项目向中国福基会提供的这些助力,让“暖心工程”实施起来如虎添翼。
2013 年,中国福基会将95 万元中央财政项目经费分给6个城市的30个社区,2014年把100万元项目经费分给13个城市的31个社区,2015年把100万元项目经费分给15个城市的42个社区,用于社区服务站试点建设。
对于每个社区来说,虽然只得到几万元,但中央财政资金具有很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各单位一旦拥有这粒“金种子”,就意味着能带来地方政府、企业、爱心人士、社会组织、公益媒体、志愿者和社区居民等多方面的资源投入。
听说是中央财政项目,许多没有成为试点的社区也主动找到中国福基会,表示愿意自筹经费加入“暖心工程”。如,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堤口路街道办事处,在辖区内募集23万余元资金和30多万元物品启动了“暖心工程”,为社区老人办实事。
中央财政“金种子”真正实现了撬动资源的目的。三年间,“暖心工程”经费来源中,中央财政资金仅占3.44%,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占79.81%,社会募集资金占16.75%。也就是说,中国福基会通过295万元“金种子”带动近1亿元资源投入,其中爱心企业捐赠约1435万元,各地政府投入物资、场地、基础设施等折合约6840万元,为项目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截至目前,“暖心工程”已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杭州、南京、沈阳、昆明、济南、哈尔滨、潍坊、长沙、南通等99个城市落地,与各地共建236家社区服务站,每年超6万名老人从项目中得到现金、实物或服务帮扶。
现如今,“暖心工程”已经成为一个规模化社会化的品牌项目、一个推动社区治理创新的有力抓手、一个提供为老服务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