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4月20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江西奉新县紧扣“三度”织密基本民生“保障网”

今年以来,奉新县以落实活动年“三转五比再深化、三拼三促勇争先”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大社会救助力度,通过拓展深度、提升温度、增强精度入手,统筹协调推进,织密基本民生“保障网”,有效保障了民生底线。今年1-6月份,共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资金4585.4万元;为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三类人员共实施医疗救助862万元。

拓展深度,逐步构建社会救助体系

该县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建设,2022年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方案》,推动建立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加快推进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去年城乡低保审批权限下放至乡镇,今年又积极稳妥地推进了特困供养审批权限下放至乡镇,简化审批流程,将低保、特困办理时限压缩至20个工作日内,对经乡镇审批后上报备案的新增低保户,民政局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进行入户核查,使救助服务工作更加便捷高效。

积极发挥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小组的作用,做到部门预警信息共享畅通,深入研究制定加强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政策措施,协调落实低保边缘、支出型困难家庭相关专项救助措施。

提升温度,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

该县逐年稳步提高困难群众救助标准,2022年城市低保保障标准由去年每人每月765元提高到825元,财政月人均补差水平提高到530元,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去年每人每月515元提高到600元,财政月人均补差水平提高到400元;城镇特困人员和农村特困失能、半失能人员供养标准由去年每人每月995元提高到1080元,农村特困人员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由去年每人每月670元提高到780元。为确保每一户低保家庭的补助标准客观公正准确,社会救助中心制定了提标提补方案,开展了低保年度审核和调查摸底工作,城乡低保提标提补资金于5月初发放到位。    

多种方式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全力保障好符合救助条件的脱贫人口基本生活,明确将脱贫人口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依规纳入救助范围;对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经本人申请,参照“单人户保”政策纳入低保范围;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参与就业的,在核算其家庭收入时实行必要的就业成本扣减;对家庭成员人均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的,给予不低于6个月的渐退期等政策,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就业稳定性。1-6月新增城乡低保对象100户213人(其中“单人户保”54人),新增特困供养对象22人,办理延退15户21人,做到了应纳尽纳、应救尽救。

积极发挥主动发现机制作用,依靠基层干部、村级组织、两委干部、网格长等贴近群众、贴近基层的优势,主动发现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确保及时发现、精准认定、主动救助,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群众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增加精度,实现社会救助公开透明

利用“数字民政系统平台”核对救助对象。将低保申请对象及其赡养义务人家庭纳入信息核对范围,切实把好入口关。同时,结合信息核对、入户调查、邻里访问、民主评议等方式,综合评估申请家庭贫困程度,完善城乡低保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第一时间及时掌握救助家庭的经济状况,精准认定低保对象。

扎实开展低保公示规范化建设。在规范公示内容上,对低保政策、申请办理程序、低保对象信息、动态管理情况、县乡两级举报投诉电话、三次公示的主体等相关内容进行全面公示,确保群众可以通过公示全面、详尽地了解低保政策和低保对象的相关情况;在明确公示程序上,按照《江西省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规定,公示时注意保护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个人隐私,不公开与最低生活保障无关的信息;在优化公示方式上,将线上信息公开与线下张榜公示相结合,进一步统一公示主体、公示格式、公示内容,切实提升低保工作的公开度、透明度,有效杜绝“人情保”和“关系保”,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低保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推行社会救助二维码进村进社区。从今年5月份开始,县民政局专门统一制作了赣服通社会救助扫码牌260个、政策宣传画册260份和宣传手册10000余份,由乡镇、社区管委会负责社会救助服务二维码进村进社区具体实施工作。通过二维码宣传救助政策,困难群众手机一扫即可了解社会救助政策并线上进行申请。通过推送社会救助服务二维码,将政策送到困难群众身边,做到社会救助“码”上知晓、“码”上服务,增强救助政策主动告知时效性,畅通便捷、高效的信息获取渠道。6月底前全县已实现社会救助服务二维码村组社区全覆盖。

上一篇: 山东省莒县提质增效 绘民生幸福底色
下一篇: 广东珠海:“民生微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