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29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二十大代表风采丨“大山的女儿”刘桂珍:坚守一生 奉献是福

“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段家湾的山水土地养育了我,我要为段家湾的村民服务终生。”刘桂珍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为村民多做实事、解难事、办好事,生活才能更美好。”

44年来,从乡村医生、代课教师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大山的女儿”刘桂珍“一肩四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架起党与群众的“连心桥”,在默默坚守中追求和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大山的女儿”刘桂珍“一肩四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架起党与群众的“连心桥”。 王斌田 摄
“大山的女儿”刘桂珍“一肩四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架起党与群众的“连心桥”。 王斌田 摄

“一肩四担”为村民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一处山谷里的段家湾村,多年来一直缺医少药,村民们生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时有发生。1977年,村里急需一名医生,苦于没有合适的人选。时任段家湾村党支部书记的父亲一句“村里就你一个高中生,你不去谁去”让刘桂珍放弃了大学梦,开始学习医术。1978年,她正式成为村医。

从医40多年,刘桂珍从来不收出诊费和注射费,还为村民贴钱买药,“村民们比较困难,看着他们从包里左一层右一层拿钱出来,我不忍心收他们的钱。”

段家湾村贫穷落后,城里的教师不愿意来教书,1988年,刘桂珍又当起代课老师。“除了英语,剩下的课都带,最多的时候有15名学生。”刘桂珍说,2017年,村小学合并到乡镇中心校,她才卸下这一重担。

刘桂珍上门为村民检查身体。 王斌田 摄
刘桂珍上门为村民检查身体。 王斌田 摄

30多年从教,见证了山里娃不屈不挠的求知求学经历和山村教育发展的历程,赢得村民们更多尊重,刘桂珍倍感欣慰。

1996年村“两委”换届,一边行医一边教学的刘桂珍,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开始兼任村委会主任。

带领村民“拔穷根”

“抬头看大山、低头见石头”。当时的段家湾村是一个自然条件恶劣、无资源无产业的贫困小村,村民们种玉米、谷子,生活比较困难。

“村民把我选成村委会主任我就不能不做事情。”为改变段家湾村落后贫穷的现状,刘桂珍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赴内蒙古、山西太原考察调研,了解市场信息,并率先在自家承包的3分河滩地里种油松树苗,到第三年,3分地油松树苗卖了7.5万元。

随后,村民们都开始跟着发展育苗产业。刘桂珍又当起了技术指导员,给村民传授育苗技术,指导田间管理。全村育苗面积迅速发展到80多亩,每亩平均收入六七万元,最高的能达到10万多元。

同时,刘桂珍积极开拓渠道促增收,带领村民种植黄芩、柴胡等中药材,全村每年可增收40万元以上。

2017年底,段家湾实现全面脱贫。2018年,刘桂珍牵头成立“代县刘桂珍种植苗木合作社”,推进段家湾育苗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子育苗产业的发展。

刘桂珍带领村民发展育苗产业,帮助村民增收。 王斌田 摄
刘桂珍带领村民发展育苗产业,帮助村民增收。 王斌田 摄

做好温暖“娘家人”

段家湾人少,没有专门的妇女主任,刘桂珍深知妇女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便于1987年主动承担了这份工作。“怎样发挥妇联的组织优势,让留守在家的姐妹们过上好日子”是刘桂珍经常思考的问题。

刘桂珍带领妇女们建起“妇女之家”和农家书屋,参加乡里组织的文艺活动,丰富了妇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定期召集妇女通过读报学习宣传党的大政方针,传达妇联组织的声音。

此外,村妇联还先后组织妇女制作剪纸、刺绣、编织等手工艺品,拓展外销渠道,提高妇女们的收入。

刘桂珍坚守梦想,用自己的点滴言行,带领村民创造美好生活。王斌田摄 王斌田 摄
刘桂珍坚守梦想,用自己的点滴言行,带领村民创造美好生活。王斌田 摄

守住阵地谋发展

作为一名大山养育的女儿,刘桂珍坚守梦想,用自己的点滴言行,带领村民创造美好生活。

2020年,段家湾村与王家会村合并,办医保、人口普查、防火防疫、搭桥修路……刘桂珍又开始忙碌起来。

如今的段家湾,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确立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全村共同富裕”的发展新思路,全村致力于打造能留住田园乡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希望村民们过上衣食无忧、老有所养、安居乐业的生活。

支部是堡垒,党员是旗帜。“没有私心,事情才好办。”父亲的一言一行一直影响着刘桂珍,“尽自己最大力量去帮助别人,人生才有价值,才有意义。这既是家风传承,也是一个合格党员应有的品质。”

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面对各项荣誉,刘桂珍总想“逃”。“我的事很平淡,谁都能做到。”刘桂珍说:“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是党和同志们对我的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要在段家湾坚持到不能动、干不动了。”

上一篇: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上海杨浦区新江湾城街道:认知障碍友好社区一体化服务的数字化探索
下一篇:二十大代表风采丨唐笑宇: 一位“85后”炼钢工的“火红”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