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区发展网讯 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三间房村北邻南六环,西接中日合作产业园,户籍人口1428人,流动人口2200余人,村“两委”7人,党员45人。曾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重点整治村,低端业态聚集,流动人口密集,村内垃圾遍地、电线横飞,私搭乱建严重,安全隐患突出。为根治“顽瘴痼疾”,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下定决心狠抓治理,实现村庄由“乱”到“治”转变。
攻坚克难“拆”,“拆”出安全感。一是党建引领聚合力。主动发起拆违治乱攻坚战,及时向区、镇“吹哨”,三级联动形成强大合力。村党支部制定村庄治理任务书、时间表,逐层开好“两委”班子会、党员和村民代表会、全体村民大会,讲情、讲法、讲政策,赢得群众理解支持。二是一个委员一条街。村“两委”干部一人负责一条街,包进度、包稳定、包落实。先拿私搭乱建最多的主街“开刀”,先从党员干部及近亲属拆起,经过11个小时连续苦战,将103处私搭乱建全部拆除,为全村整治工作打开局面。三是一名党员一面旗。开展“我是党员我先行”活动,45名党员立下军令状,带动群众从“对着干”“站着看”,到“一起干”“主动清”。经过三个半月努力,共拆除私搭乱建4.5万平米,村庄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突出重点“管”,“管”出获得感。一是趸租式管增收益。针对整治后“租金没了”的问题,引入专业公司规划设计,动员村民把闲置房屋租给公司统一管理,既消除安全隐患,又保障村民收益。二是齐抓共管美环境。实行以奖促管,把门前三包等纳入村规民约,由第三方公司每月检查,达标户给予奖励,激发村民自治共建热情。建立微信群,开展“随手拍”活动,鼓励村民曝光“脏乱差”,形成人人爱惜环境、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三是网格化管压责任。疫情期间,全村10个网格,每个网格由1名村干部具体包、2名网格员专职管,实现横到边、纵到底、责任清。
凝心聚力“建”,“建”出幸福感。一是重引导,让观念有转变。在党员活动日、村民代表会等场合,反复讲发展前景、讲“吃瓦片”的危害、讲发生重大事故的得不偿失,引导转变思想观念。实施村民素质提升工程,开展技能培训,增强致富本领。二是增设施,让幸福有保障。新建30亩口袋公园和2000平米运动场、6600平米停车场,建设智能化管理中心,安装智能消防系统和220组电瓶车充电箱,实施高压线入地、雨污水分流、街坊路修缮等项目,让百姓看到村庄从里到外的蜕变。三是编规划,让发展有方向。成立叁间房文化创意公司,盘活闲置房屋,打造花卉文创小镇,成功举办“翰墨飘香”中国画邀请展,推动小作坊向文创特色村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