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上海市静安区临汾路街道是上海典型的以老公房小区为主的工人新村,常住人口8万,人口密度高,老年人口多、外来人员多。街道党工委坚持“分类治理”,着力解决老公房小区的共性问题,综合考量不同小区的个性问题,下绣花功夫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
一网双线三联、精准把握需求,让民生服务更有依据
通过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夯实精细化底盘。设立街道党工委—居民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组党(员)小组党建网格,“线下党员报到、共同行动、凝聚人心,线上共建家园、赋能小区、汇集民意”;实现“干部联楼组、党员联群众、服务联民心”,把街道干部、居委干部的服务感知触角延伸到楼组和居民家庭。
通过问需于民,清单管理满足差异化需求。通过“五线谱”上门、“临小二”上线等七大渠道汇集问题,运用“社区分析工具”梳理“居民区—小区—微网格”3个层面的“一特征三清单”,据此提供差异化服务。对于小区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更高期盼,街道引入“社区艺术顾问”专业机构参与小区微更新。试点“心愿码”小程序,4个“数字小屋”选址、服务均在小程序上征集意见。
通过科学决策,主动跨前做实数字化转型。以社区云、民情日志平台为数据底座,探索“数字驾驶舱”“社区大脑”应用场景,主动发现需求。比如,开发“数字吹哨”功能,通过汇聚居民办事、居委走访、公用事业等多源数据,智能发现服务对象,为“沉默的少数”主动服务。再如,通过算法,科学决策为老年助餐点选址等。
全要素全覆盖、注重常态长效,让基层治理更有方法
推进全要素网格治理。构建社区网格架构,党建、治理、服务“多格合一”,街道领导、机关干部、社区民警、城管、城运、网格员、党员骨干等力量“沉网入格”,赋能网格、重心下移,提升最小单元平战动员、应急处突能力。结合“美丽家园”建设,“拆围墙”连片管理,原本分散的小区资源实现共享,增强了微网格治理力量。
推进全方位共性治理。系统梳理街道、居委在解决各类小区共性问题中形成的工作方法和机制,形成治理“工具箱”。比如,物业治理131模式、居民区“1+5+X”共治联席会议、加梯123法、支部建在路上、社区法律顾问制度、三层协商破解停车难等,体现治理专业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等特点。
推进全过程协商治理。自下而上优化搭建“楼组微协商、小区网格协商、社区大协商”三级对话平台。把小区自治充分纳入组织化过程,系统推动居民意见表达组织化、社区动员参与组织化、公共事务决策组织化,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在老公房小区加梯中,成立加梯临时党支部,街道建立加梯例会、楼组自管小组协商等三级自治协商制度,把自治力量组织化纳管。
双画像三到位、精准高效适配,让资源配置更有导向
“画人”“画小区”,做到精准聚才用才,社区干部配齐到位、社区经费配置到位、志愿者整合到位。从小区情况、毗邻资源、阵地布局、骨干资源等13个维度,为20个居民区、38个小区逐一画像。根据小区画像,“一居一策”配置全龄友好一站式“居民之家”。尤其是上班族居多的小区,“临小二”系统提供线上预约功能,实现“居民之家”24小时不打烊。通过多维评价指标,为社区骨干画像,因材用才,配强居委干部队伍;为志愿者画像,组建由“小区志愿者、在职志愿者”互补形成的志愿服务队伍矩阵。
配足人财物,做到精准服务保障。按照管辖户数配置“两委班子”工作人员和安排工作经费,保证任务更重的小区始终力量充沛。立足平战结合,在利用行政资源打牢居委力量的基础上,通过党建联建等争取社会资源为我所用。比如,对缺乏毗邻资源的居民区,牵线引入万科物业等优质物业入驻,搭建人大代表对接平台,帮助小区提升资源统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