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1月11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开街!600余年建昌古城“焕新”归来

建昌古城“焕新”归来。人民网 王洪江摄

  建昌古城“焕新”归来。人民网 王洪江摄

华灯璀璨,人文荟萃;盛世重光,古韵留香。近日,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打磨和巧手“匠造”,600余岁建昌古城携梦想与荣光“焕新”归来。“重启”后的建昌古城,以全新商业形态和文旅格局活化古城区,将成为西昌文旅新坐标,重塑文旅新格局。

西昌,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这里四季清风朗月,终年阳光灿烂、月光皎洁,湿地星罗棋布,森林连绵起伏,享有“一城青山半城湖,松风水月胜境地”之美誉,也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御寒避暑胜地,休闲度假天堂”,素有“航天城”“太阳城”“小春城”“月城”之美誉。

建昌古城为明清遗存。“水郭山垣绕建城,关门锁钥自天生。要知山水清佳处,二百年来享太平。”这是清代西昌举人杨学述笔端的建昌古城。目前,建昌古城尚存面积约130万平方米,城内以四牌楼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其北称北街,其南称南街,其西为仓街,其东为府街。四条街道呈“十”字形交叉而建。古城有大通、安定、建平三座城门尚存,城内九条主要街道与二十余条小巷相连,构成四通八达的格局。

据悉,经过数百年的沧桑洗礼,建昌古城历史文化街区街巷肌理受到严重影响,一些文物损毁严重,保护情况极不乐观;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区域内的D级危房占比高达90%,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影响了老城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凉山州、西昌市围绕“保护历史文物、提升城市品质、消除安全隐患、文旅融合发展”目标,担负历史责任,顺应群众呼声,实施古城保护更新项目,推动形成“上有古城、下有邛海”的文旅新格局,力争早日建成国际生态田园历史文化名城。

按照《西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更新总体规划》,古城保护更新项目占地面积228亩,总投资约29亿元(含征拆费用),分两期打造。一期项目共涉及9个子项目,包括“三门二街一楼一墙一园一中心”(三门:建平门、安定门、大通门;二街:涌泉街、十字大街;一楼:四牌楼;一墙:城墙二中段;一园:城墙遗址公园;一中心:游客中心)。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文物保护方针,一期项目于2021年9月动工,现已建设完毕。

据了解,在项目施工中,当地特别注重对历史遗迹的保护和修缮,组织了省、州、市文物专家,全程参与建昌古城保护修缮,从方案评审到施工工艺谏言献策,全程提供技术支持。对建昌古城总规中涉及的14处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下足“绣花功夫”进行文物修缮。对建昌古城留存的建平门遗址、四牌楼遗址、300余米古城墙遗址进行了抢救性保护修复。对8口古井、287株古树和万余件老物件进行标记、收集和保护,最大限度保护了古城的历史肌理、历史街巷、空间尺度和景观环境。

截至目前,在已建成的一期项目中,开设了蜀绣、茶马古道、唐卡等博物馆和建昌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引入了言几又、稻鸿书院、千里走单骑民宿等国内知名品牌,从而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产生活,增强了人民群众文化自信自强,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目前,“复活”的古城完成了沿街墙面、屋面、门窗等风貌的整治,还原了当初建筑的原有特色;在街区内业态布局上,秉持着“修旧如故,活化更新”的理念,在保留原住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引进了多种商业业态入驻,加入游客所需的体验、服务、产品,使古镇业态整体实现良性循环,成为环境优美、业态丰富、文化多元的全新“文旅街区”。

此外,在古城亮化中,设计方对建昌古城的文化历史深度挖掘提炼,以建平门瓮城墙为载体,通过声、光、电多维结合,形成以裸眼3D技术赋能的古城墙光影秀,利用城墙与内容的虚实结合,以时间轮转为线索,重现建昌古城的前世今生和修缮翻新的历程,展望未来建昌的盛世重光;带领观众在光影的世界中穿梭,沉浸式的去触摸千年建昌过去、现在与未来一脉相承的温度,共同见证当下建昌古城在历史沉淀中焕然一新的繁华盛世。

据悉,今年国庆期间,涌泉街试营业吸引游客29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超3.48亿元。在一期工程顺利完成的基础上,建昌古城二期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动工,预计明年5月全面完工。

上一篇:浙江桐乡:数字化应用助推农村文化礼堂发展
下一篇:戏曲点亮京城秋色—— 第六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