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区发展网讯 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工作党委坚持党建引领,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把握新技术发展,加强产学研创新联动,努力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松江新城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知识型、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交出了一份职业教育“松江答卷”。
立德树人匠心培育,开展职教改革实践
近年来,松江职业教育成绩显著,在国际、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奖牌57枚,其中金牌10枚,奖牌数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连续五年累计5名学生获评全国最美中职生,职业学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成绩的背后,是区教育工作党委坚持立德树人、匠心培育,持续开展“教育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改革实践。积极对接区域主导产业。围绕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和松江“一廊九区”产业布局,重点培养电子信息业、现代装备业等专业人才,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紧密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鼓励学校开展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新桥职校成功入选国家教育部《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1+X”证书试点院校,成为上海市牵头单位、区域考务管理中心。用心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坚持培养有匠心逐梦精神、有大国工匠技艺的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城市科技学校弘扬“鲁班文化”,注重学生德育工作,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制度化跟踪管理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富有职教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采用“岗位核心能力—职业信仰—工匠精神”教学路径,将工匠精神教育融入到实训教学中,让学生逐渐涵养工匠精神、工匠气质。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探索多种培育模式
区教育工作党委加速推进校企合作的力度、深度、紧密度,让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经济同频共振。坚持“岗课赛证”育人模式。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衔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战能力。研讨专业教学标准,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工作过程引领、职业能力递进”“校企共育,工学结合递进式”等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技能教学,让学生“跟着标准学,深入实训练,进入项目干,随着任务变”,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成效明显,各类考试通过率较高,职业资格证书平均获取率始终保持在89.6%以上,不少学生还获得多张技能证书。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城市科技学校自2015年起开展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持续优化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新桥职校2019年入选为松江区第一批新型学徒制实施单位,学校坚持专业与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路径,逐步形成人才培养特色模式:“双证融通”模式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浸润式”模式实现与国外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贯通式”培养大力推进中高职贯通培养与中本贯通专业高质量建设。
强化各类保障力度,增强认可度吸引力
区教育工作党委致力于办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职业教育,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待遇、畅通其职业发展通道,增强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提升职教保障水平。在区域财力相对薄弱的情况下,三年来职业教育财政预算拨款投入数和生均支出数却逐年增长。区教育工作党委指导学校开展教师招聘、考核、管理等工作,开展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和内涵建设,支持学校招生工作及社会培训工作。注重深化制度落实,明确责任部门,强化过程管理,形成了有章可循、按章执行、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保障和提升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区教育工作党委注重师德优先、提质赋能,围绕“强基础,建高原,攀高峰”的总体教育发展规划,建立五级师资队伍培训体系,大力推进区“强师兴教”行动计划,设立名师工作室,实施首席教师、学科名师、教坛新秀等骨干教师梯队发展战略,“双师型”教师占专业专任教师比例的80.86%。开展职业教育“匠心卓越”人物评选,遴选职教教师参加“松江工匠”评选等活动,涌现区政府津贴人员、首席教师、上海市“四有”好教师、上海市技术能手等80余名优秀人员。开设5个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涉及烹饪、汽修、电工、数控、广播电视五大专业,大师引领,传授技艺,对弘扬工匠精神,宣传职业教育、优秀技能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区教育工作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形成了纵横相通、全程全域的现代职教体系,在把松江新城建设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过程中将实现职业教育更大的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