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5月厦门市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揭牌以来,集美区建成了1个中心、6个实践所、69个实践站,打造“1+N”服务阵地,整合131个文明实践服务延伸点,构建无围墙文明实践服务圈,深化地域和人群,实现文明实践服务全覆盖,为厦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供了“集美经验”。
社区居民学摄影。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长、站长的能力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这项工作的质量。为进一步提高集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服务水平,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走深走实,11月中旬开始,集美区组织辖区6名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69名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开展两期共4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长培训。
培训灵活运用专题课程、体验式教学相结合,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开讲,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支撑,又有接地气的案例分享、现场参观。其间,厦门市委文明办未成处负责人分析厦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情况,与各实践所(站)长面对面交谈,现场详细解答疑问;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巨东红结合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情况,为各实践所(站)长讲解如何借助社工机构专业服务提升实践站建设水平;中共厦门市委讲师团讲师柯雯琼围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题作分享。集美区委宣传部、区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还对下一阶段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进行部署,梳理指挥网络体系,明确相关职责,完善工作制度,指导各实践所(站)进一步整合阵地建设,盘活现有资源,推动七大平台建设。此外,参训人员还走进东孚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现场感受“宣讲有创新,群众更爱听,学习接地气,群众乐参与”的文明实践建设成果,充分借鉴先进经验,借“他山之石”助推集美文明实践工作行稳致远。
聚合力开新局 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升级版”
一直以来,集美区坚持阵地对标建设、多元发展队伍、提供优质服务、培育重点典型、健全完善机制,全方位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今年以来,集美区开展文明实践课程活动近4680场次,服务现场签到人次达15.1万,整合课程活动资源近2800个,新培育群众组织队伍40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集美答卷”成绩斐然。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为文化阵地的最前沿,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最后一公里”。此次培训将镇街及社区的主要负责领导集结在一起,明确主体责任,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扎实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升级版”。
接下来,集美区将依托文明实践所(站)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最大限度调动社会资源,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凝聚爱心力量,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实落地。此外,集美区还将继续充分发挥文明实践凝聚人心、淳化民风、教育引导作用,创新管理模式,探索新路径,积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搭建服务平台 加快融合提升居民“幸福感”
园博社区是2017年挂牌成立的年轻社区,地处集美新城核心区,“新厦门人”占比超七成。如何让这群“新厦门人”更好地融入集美?园博社区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结合辖区特点,立足群众需求,不断深化理论宣讲、社会宣传、文化服务、教育服务、乡风文明等平台建设,加快新老居民融合,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架起党和群众沟通的一座桥梁,是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一个载体。”园博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高泽民表示,此次培训帮助文明实践所(站)长领会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服务载体,更好地服务群众,将文明触角延伸到最基层。
用好在地资源 拓宽服务面引领社会“新风尚”
一直以来,集美区立足辖区特色和优势,挖掘村居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上下联通联享,激发服务生命力,培育“一站一品”,助推品牌孵化,做到“学有榜样、做有样板”。
革命老区基点村崎沟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崎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打造“红色崎迹”品牌,组织村居老人、青少年讲述红色故事,传承革命基因,引领社会“新风尚”。
崎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王惠燕表示,培训既有学习,更有启发。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将用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立足该村的资源和特色,因地制宜拓展服务阵地及服务内容,夯实体制机制建设,加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开展,调动居民积极性,扩大服务覆盖面,扎扎实实造福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