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1月11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进校传授十余载 枣庄柳琴戏非遗传人育新人守护地方戏

进校传授十余载枣庄柳琴戏非遗传人育新人守护地方戏
邵晓环正在为学生们授课。 孙慧英 摄

教4岁学生练童子功,向学生示范练踢腿,演示吊嗓子、练口型……在山东,枣庄市柳琴戏保护传承中心国家一级演员、省级柳琴戏非遗传承人邵晓环十几年如一日,手把手教授学生学习国家级非遗项目枣庄柳琴戏。

图为教授学生练习口型。 孙慧英 摄
图为教授学生练习口型。 孙慧英 摄

柳琴戏原名拉魂腔,起源于清朝中期的鲁南地区,主要流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接壤一带。其音乐属板腔体,兼有少许民歌体,伴奏以柳叶琴为主,具有鲜活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生活气息。2006年,柳琴戏由枣庄申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85年,家在江苏的邵晓环考进了枣庄青年实验柳琴剧团。年轻的她曾跟随父母走进柳琴剧团,在耳濡目染下,加之父母也曾在枣庄工作,她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故乡。在专心从事柳琴戏的过程中,她演唱的戏曲给许多观众家庭带来了变化,这也为她投身这份事业注入了无限动力。

“闺女唱的太好了,上次听完您的戏,俺儿媳现在对俺可好了”。邵晓环向记者回忆说,有一次在乡村唱戏,刚下舞台的她就被一位老人拽住夸赞。在她看来,演老百姓的故事,唱身边的人和事,反映社会主旋律,戏曲让观众的家庭更加和睦幸福,这便是她更加热爱柳琴戏的所在。

由于工作认真刻苦,邵晓环主演的大型柳琴戏《山乡锣鼓》《母亲的呼唤》等剧目,先后10次入选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同时她主演的《驴王嫂》《城里妹子乡下汉》《厚土》等大型柳琴戏,曾多次在全国不同奖项中获得个人表演一等奖。

图为演示踢腿。 孙慧英 摄
图为演示踢腿。 孙慧英 摄

在戏曲市场走下坡路的90年代,看到用汗水换来的一个个证书,邵晓环不忘初心不惧清贫,依然努力地钻研业务。她创新古今结合的一部部柳琴戏剧目,一次又一次得到观众们的喜爱。而针对柳琴戏日后的推广和发展,她意识到应该从娃娃开始抓起。

从2005年开始,邵晓环在枣庄多个学校传授起了柳琴戏。2006年,她被评为山东省级柳琴戏第四代传承人,随后又在枣庄市第十五中学正式建起了非遗项目柳琴戏传承教育基地,在市中区东湖小学成立了柳琴戏教学基地。她定期无偿到校传授柳琴戏曲知识和表演艺术,带动了100多名学生学习柳琴戏。

图为邵晓环的学生们上台表演。 孙慧英 摄
图为邵晓环的学生们上台表演。 孙慧英 摄

邵晓环告诉记者,她培养的第一批学生好多已考进江苏省、烟台市等文化艺术学校戏剧班,第二批学员已能登台表演节目。在枣庄市群众艺术馆柳琴戏教学基地及其他庄户剧团,她亲身教授辅导的柳琴戏学员达300多人,直接间接受益人数达2000多名。

图为演出时的邵晓环。 孙慧英 摄
图为演出时的邵晓环。 孙慧英 摄

截至目前,邵晓环个人累计演出场次3000余场,观众达40万余人次。身为山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枣庄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和柳琴戏传承人的她,依然凭借自己对柳琴戏艺术事业30多年来的热爱,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默默培养更多学生。“戏曲艺术使我实现了自身价值,而我更要把这一瑰宝竭力地传承下去,让枣庄柳琴戏发扬光大。”(

上一篇:展示双拥文化底蕴 莆田市仙游县双拥主题公园完成改造提升
下一篇:香港电影音乐奏响长安夜 音符律动促陕港人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