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1月06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奋斗者 正青春

《人民日报》( 2023年02月08日   第 06 版)

编者按:青年强,则国家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广大青年在各自领域独当一面,绽放着亮丽的青春风采,迸发出豪迈的青春激情,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青春乐章。

本版今日刊发一些青年的奋斗故事,展现他们矢志报国、团结拼搏的身影,青春向党、服务人民的志向,激励更多青年在工作中奋跃而上、飞速奔跑,在各行业竞展风流、尽显风采。

 

北京大兴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赵鑫——用责任担当维护公平正义

经过不懈努力,帮助194名工人拿回血汗钱;情法交融,将一道道执行难题破解……工作12年来,北京大兴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赵鑫带领团队办理1万多起案件,执行到位金额超20亿元。

在一起租赁纠纷案中,申请执行人从被执行人手里租房后,因为被执行人涉嫌改变房屋及土地使用性质,导致合同无效解除,法院判决被执行人应将提前收取的租金返还给申请人。赵鑫发现被执行人对法院提出的履行判决事宜拒不执行,还隐瞒收入情况,便依法对被执行人开出罚款。“对这些挑战法律底线的行为要敢于‘亮剑’。”赵鑫说。

在赵鑫看来,执行工作不仅需要敢于“亮剑”的担当,也需要“人心换人心”的温情。在办理一起腾退房屋案件过程中,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和儿子是被执行人。老太太儿子收入微薄,孙子身患重病。申请执行人与丈夫离婚后分得一处房产,但被老太太一家借住多年却不肯腾退。申请执行人身体不好,每次来找赵鑫时都眼含泪水:“我每个月看病要花很多钱,要是能把房子早点腾退回来就好了。”赵鑫最终帮助被执行人申请国家公租房,给被执行人留出申请公租房的时间,圆满完成执行任务。

提及赵鑫,85后小伙儿小海(化名)很感动。2012年5月23日晚上,24岁的小海开车时不小心撞了人,经法院审理,小海被判赔偿数万元医药费。缺乏法律常识的小海因为害怕,躲在老家长达两年。小海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赵鑫得知后,上门耐心劝导小海,给他普及法律知识。最终在赵鑫的努力下,小海开始每月主动履行还款义务。10多年来,赵鑫一直和小海保持联系,时常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

“生效的判决必须得到执行,法律的尊严必须得到维护,这就是我们执行法官的担当。”赵鑫说。

忠诚履职 司法为民

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是保障胜诉人合法权益、实现司法公正的“最后一公里”。还有很多像赵鑫一样的执行法官,他们忠诚履职、努力工作,让法院判决落地有声,让合法权益得以兑现,让公平正义看得见、信得过、能实现。

一纸判决不是终点,司法为民永远在路上。近年来,人民法院在突出执行工作强制性、持续加大执行力度基础上,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人权益的影响,既体现了司法的进步和法治的温度,也切实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深海一号”团队——海上有抹火焰红

在海南陵水海域,蔚蓝的海面上矗立着一个明黄色的钢铁“巨人”,这是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也是第一个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自营深水大气田。平台上活跃着身着火焰红工装的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深海一号”开发生产团队。

2021年1月,“深海一号”安全抵达预定位置,成功进行多点永久系泊。气田还未投产,吴华林所在的管缆工程团队就遇到了麻烦:原本密闭性良好的管线,在1500多米深的海底着床后,被异物卡住,胶塞无法拔出,管线注不了水。“仅依靠水下机器人的几百公斤拉力,无法排除故障。”吴华林说。

遇到这种情况,通常需要停工,请专业公司研判,由厂家定制专门工具,这套流程下来可能要3个月。吴华林说:“停工一天,8条作业船的运营成本就是2000多万元,不能停!”吴华林和同事们自主摸索:没图纸,就自己边拆边画图;没零件,就从别的机器上拆下来模拟改装,最终解决了问题。吴华林说,最后测算得知,取出胶塞的拉力竟达到8吨。

相比陆地,海上的大风、高湿度、高含盐度等环境因素对钻井平台金属设备的使用寿命、运行稳定性等有着巨大影响,一个小隐患或许就会酿成大事故。而这时,就需要郭明乐和他的伙伴们——“深海一号”能源站的机械维修人员。

去年4月的一个清晨,刚下夜班的郭明乐和同事像往常一样到甲板上记录仪表数值。“咔嚓”,一声微弱的金属摩擦声让他们立即警觉起来。果然,经过排查,异响来自一台水泵的轴承位置,他们立即展开维修。

“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会使金属元件损坏,进而影响平台的安全生产。”郭明乐说,在海浪和设备的轰鸣中找出“杂音”,是他们班组的必备技能。海上平台需要24小时不间断作业,全年无休,郭明乐和同事们一年中有半年在海上平台度过,维护着平台的安全运转,让海上有了一抹火焰红,虽然辛苦但他们乐在其中。

直挂云帆 奋勇争先

开采1500多米超深水气田的难度远超普通深水气田,半潜式平台更是在世界范围内没有过开发储存凝析油的先例,这些困难反倒激发了“深海一号”开发生产团队的斗志。他们昼夜轮流作业,仅用一年半时间就完成平台建设;他们克服困难,攻克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不服输、不放弃、不怕苦,终于叩开了超深海能源宝藏的大门。

如今,“深海一号”开发生产团队正直挂云帆、奋勇争先,再次向一系列技术难题发起挑战。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研究所所长罗翔——做能给学生力量的老师

提及法学,很多人的反应是法律概念庞杂、条文多、课程枯燥。不过,在互联网平台上,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研究所所长、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罗翔却把刑法课讲成了人气超高的网络课程。“法律是有温度的,也是贴近群众生活的。”罗翔说,他所做的就是让社会公众意识到,法律的公正与心中的秤并不偏离,让人们更加敬畏法律、信仰法治。

在中国政法大学,每个学期末选课,罗翔的课都非常难抢。听过罗翔课程的学生,第一印象大多是生动有趣,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就会发现罗翔的课更多的是传递法治理念和价值观。“希望通过授课让学生树立法治信仰、增强法治意识,给他们带去力量。”罗翔说。

温和的性情,儒雅的外表,让人很难把罗翔与视频博主联系到一起。“真正的知识一定要走出书斋,影响到每一个愿意去思考的心灵。”2020年3月,罗翔入驻某视频网站,开设了“罗翔说刑法”账号,发布了一条没有任何技巧可言的短视频,内容只是简单的几句开场白。但就是这条视频刷新了该平台“最快速百万粉”纪录。如今,“罗翔说刑法”已经有了2517万余人的粉丝,网友在他生动有趣的讲述中,感受法治的魅力。

“把晦涩的法学知识,用喜闻乐见的话语讲出来,说出了大家心中想讲但没讲出来的东西,法律知识自然就走进了人们心里。”罗翔说。

罗翔对法治理念的坚守,也表现在个案上。他说,公平正义不仅要在法律文本上得到体现,更要在个案中落实。在一次援助案件中,被告人情绪消极,辩护空间很小。罗翔带着学生介入援助,积极与被告人沟通,反复讨论分析案情。最终,通过罗翔和学生们的法律援助,被告人得到了公正的判决结果。

信仰法治 尊崇法治

法治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尊崇法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要把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普法重点,从群众生活入手,讲群众听得懂的话。

普法最应接地气。罗翔把幽默的语言、风趣的分析注入法律案件中,用拉家常式的讲述让社会公众感受法律背后的平等和共情,最终收获的是对法律的尊重、人性的体悟、正义的弘扬。这也启示我们,只有在普法中重视群众的法律需求,从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入手,找到契合点,才能让全社会更好形成守法自觉,形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浙江温州市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金志国——他让大数据“开口说话”

一块硕大屏幕前,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金志国盯着数字检察指挥系统上跳动的数据,跟踪着全市每一个数字办案作战项目。近年来,身为一名法学专业的检察官,金志国却写起了代码。

一次,检察机关办案时发现,在未对被害人伤势进行鉴定的情况下,办案机关对一名犯罪嫌疑人仅做出行政处罚,可能存在执法不严的情形。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没有,怎么监督?金志国接到任务后,想方设法获取共享数据,构建起了一个涉人身伤害类犯罪类案监督模型。通过对2万余条行政处罚基础数据和检察办案数据的比对,他不仅发现批量监督线索,还推动了办案机关规范执法办案尺度。“得让这些数据‘跑’起来、‘用’起来、‘活’起来。”金志国说。

金志国还记得,10年前他刚到新成立的案管办工作时,印象最深的就是一摞摞堆满案头的卷宗。为什么不能通过信息化手段做好流程管理,实现对检察办案的同步动态监督呢?金志国想。说干就干,金志国率先开展对办案系统执法办案和系统运行情况的分析,研判数据、梳理问题,并提出多项创新举措。在金志国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相关工作获省检察院肯定,温州市人民检察院也被确定为2016年最高检案件管理工作联系点。

“案件管理面广线长、工作量大,人工管理容易出现纰漏。”为了找到突破口,金志国尝试自己写代码、搭系统,不断丰富自己的“技能库”。2021年,他精心研发的“复眼”案件管理系统在温州市检察院正式上线运行。

如今,与数字打了多年交道的金志国,又一头扎进更前沿的研究中,在案卷的数据信息中寻找“数据赋能监督,监督促进治理”的方法。

数据驱动 系统治理

协助一线检察官开展数据监督建模,发现类案监督线索,把类案监督的“点”拓展为系统治理的“面”……法律与数据,这两个看似没什么深度联系的事物,在金志国的工作中产生了深度交汇。在金志国眼中,大数据正加速驱动着法律监督提质增效。

通过对金志国的采访,让人了解到,数字时代正为法律监督打开一扇前所未有的“新大门”。这扇“新大门”背后的世界到底有多宽广?越来越多像金志国一样的青年法律工作者,正在具体实践中努力探索,相信一定能取得更多成果。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刑事技术民警王乐——在蛛丝马迹中寻找真相

一起尘封多年的积案告破,犯罪嫌疑人在DNA铁证面前供认不讳……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法庭科学创新发展研究处王乐团队通过DNA检测前沿技术,帮助侦破了多年前的大案。

从清华大学生物学专业博士毕业后,王乐便来到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成了一名刑事技术民警。驱车60余公里赶到位于北京北郊的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秦城培训基地——这是王乐刚入职时,每天的上班轨迹。交通不便、试剂短缺……克服不利条件,王乐潜心科研,十余年如一日。

DNA检验技术是公安机关破案的利剑,标准物质则是DNA检验的标尺。当时,国产DNA检验试剂盒的标准物质品质与进口产品相比有很大差距,如何研制出高质量的DNA检测标准物质,成为摆在王乐面前的一道难题。穿上白大褂,换好专用鞋,戴上一次性手套和帽子,王乐一头钻进了实验室,观察试管里的细微变化,分析整理数据……

2013年,王乐终于成功构建了涵盖700余种STR等位基因的标准品库,突破了标准物质的技术瓶颈。“检验结果显示,我们研制的标准物质完全达到,甚至超过了进口试剂水平。”王乐说。

2015年,王乐注意到,二代测序技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关注。王乐马上请缨主持开展法医学DNA二代测序技术研发工作。随后王乐一心扑在这个研究方向上,一干就是7年。经过艰苦攻关,王乐率领团队自主创建了法医学二代测序技术体系。

“每一次检材提取、每一个检验实验,都是破案的关键,容不得半点差错。”王乐说,只有通过更加先进的检验技术,完成更加准确的检验,才能更好地还原事实真相,维护公平正义。

默默耕耘 厚积薄发

作为一名公安刑事技术青年骨干,求真、严谨、创新精神在王乐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通过DNA鉴定,帮助侦破案件;他苦心钻研,带领团队为中国法医学DNA检测技术创新做出重要贡献。采访王乐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就是他踏实、低调和乐观的精神。“一个项目用了7年时间才取得成功,过程一定很艰难吧?”面对这样的问题,王乐轻轻一笑:“没啥,干之前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法医科学没有捷径可走。”

如今,一批批像王乐一样的青年刑事技术民警正沉心静气、默默耕耘、厚积薄发,坚守在刑事技术岗位一线,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

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乡村振兴局局长任帅——让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已经入夜,陕西铜川市耀州区沮河岸边的蔡河村村委会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来自耀州区乡村振兴局的业务骨干,在局长任帅的带领下,仔细查阅蔡河村的防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资料,排查监测对象有没有遗漏、帮扶措施是否精准……

任帅拨通了新识别认定的防返贫监测对象郭来权的电话……之前,郭来权主要靠打零工维持生活,由于患有腰椎骨质增生等疾病,现在已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得知情况后,任帅主动联系民政部门,将老郭纳入低保对象,还协调村里让老郭当起保洁员。

今年以来,耀州区坚持将防返贫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首要任务,坚持信息化监测、网格化管理“两手抓”。目前,全区累计识别纳入监测对象317户1051人。

回望来路,任帅很是感慨。2016年9月,任帅走进了耀州区脱贫攻坚指挥部的大门。一上任,面对建档立卡底数不清、整体机制运行不畅等困难,任帅主动作为,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区里出台责任捆绑机制与问责问效办法,组建区脱贫攻坚联合督查组跟踪督导、定期通报,“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抓在手上”的行动自觉在全区范围内快速形成。

与此同时,任帅还积极走访调研,切实解决贫困户实际问题。任帅跟同事们实地调研、多番论证,推动7个深度贫困村产业扶贫工程落地,让村民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挣,帮助885户2910名群众顺利脱贫。

如今,看着脱贫的乡亲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任帅觉得一切付出都很值得,“下一步,我们将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聚焦产业发展,让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用心用情 服务群众

我们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像任帅这样的基层工作者,担起脱贫攻坚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用心用情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用心血和汗水换来脱贫的累累硕果,实现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从贫困地区变为产业与人才的沃土,还有无数类似的地区正在崛起。我们期待更多的人投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为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贡献新的力量。

 
 
上一篇:南京举办共产党人家风展 从红色家风中传承清廉力量
下一篇:琼海市博鳌镇留客村:万泉河水清 古渡余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