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1月08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湖北武汉:"戏曲大码头"再现繁荣盛景

  图为武汉楚剧院到新洲区潘塘文化中心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演出经典剧目《打金枝》。
  王郭骥摄

核心阅读

湖北武汉地处长江汉水交汇处,水运的兴盛造就了汉口码头的繁荣,也将南腔北调的地方戏曲带到此处,武汉成为享誉全国的“戏曲大码头”。近年来,借助各具特色的节会展演、丰富多样的传播方式,武汉的戏曲演出火热起来,名作名角频出,“戏曲大码头”再现繁荣盛景。

  

“锵锵锵锵锵……”锣鼓声声,筋斗翻腾,刀马旦银枪挥耍得人眼花缭乱,观众叫好声不断。2月24日,在湖北省武汉市,第三届荆楚名团聚江城系列演出开演,开场便赢得满堂彩。3月14日,湖北剧院“新春演出季”又接踵而至,武汉“戏码头”热闹起来。

武汉,位于长江汉水交汇处,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水运的兴盛造就了汉口码头的繁荣,也奠定了武汉“码头文化”的基础。南来北往的商船不仅带来了各地的货物,也带来了南腔北调的地方戏曲。武汉本土孕育的汉剧、楚剧,与徽剧、川剧、豫剧、黄梅戏等,相互映鉴,使武汉成为享誉全国的“戏曲大码头”,梅兰芳等众多戏曲名家都曾在此登台演出。

时光荏苒,上世纪90年代以后,武汉“戏码头”渐渐沉寂。“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蕴含着深厚绵长的文化底蕴,镌刻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正中说。为了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近年来,湖北各界持续发力,出名剧、出名角,武汉“戏码头”再现繁荣盛景。

节会搭台

戏曲市场群英荟萃

密集的鼓点中,一身缟素的刀马旦挥舞银枪,腾挪闪转间,长翎舞动,靠旗翻飞。鼓点骤歇,刀马旦横枪一立,精彩亮相。

“太好看了!这出戏既有好听的文戏,又有精彩的武戏,完全不觉得枯燥。”看完由武汉京剧院创排的《新霓虹关》,第一次看京剧的大学生周雨佳惊喜地说。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些院团存在“无戏可演”的情况。“当前,戏曲仍然相对小众,让戏曲‘热起来’,需要一个过程。”武汉演出公司(武汉剧院)演出策划部经理宋君说。

振兴“戏曲大码头”,培育市场是重要一步。2013年起,武汉演出公司先后创立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全国戏曲名家名团武汉行、荆楚名团聚江城系列戏曲演出品牌,武汉剧院平均每3天就有一场演出。其中“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已举办十届,共计演出205场,来自全国各地的10多个特色剧种均在艺术节上亮相。

节会搭台,演员有了舞台,剧团有了干劲。3月1日,襄阳老河口市湖北越调仙人花鼓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在武汉剧院上演“折子戏专场”。“我们这个地方小剧团,靠一出小戏救活的!”团长王新民感慨。2014年,该剧团的一出小戏《看孙孙》荣获第二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优秀剧目一等奖和表演一等奖。剧团名声大噪,趁热打铁,接连排演新剧、引入新人,不仅扭转了濒临解散的局面,还逐渐发展壮大。

近年来,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首届中国(武汉)汉剧艺术节等接连在武汉举办,各大剧种好戏连台,“戏到武汉活,戏到武汉火”照进现实。

创排佳作

名剧名角闪耀舞台

3月14日下午,湖北剧院楚剧《狱卒平冤》演出现场,观众掌声阵阵。这部戏编创于上世纪80年代,剧情一波三折,表演诙谐幽默,对演员的表演技巧、唱做功力要求极高,也充分体现了楚剧的艺术风格。该剧巡演上百场,获得10项全国大奖。

然而,随着老一辈演员退休,这部戏曾停演数十年。近几年,武汉楚剧院复排此剧。此次担纲女主角的夏青玲是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男主角扮演者余维刚则是第三十届戏剧梅花奖得主。

“这是一部突出男演员表演功底的戏,融合了小生、武生、丑角等多种行当的技巧,想要演好很不容易。”夏青玲先后搭档过3名男演员,最年轻的便是85后演员余维刚。“剧团非常重视演员的传帮带,余维刚可以说是被夏青玲带出来的。”武汉楚剧院党委书记韩笑说。“夏老师要求很严格,我一个眼神、步伐没做好,她都会要求我再来一次,跟她搭戏能促使我不断成长。”余维刚说。

除了排演经典剧目,许多戏曲院团还推出了不少原创剧目。武汉京剧院创作的京剧《母亲》,在2022年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上以1716万人次的线上观看量高居“云演播”排行榜榜首。武汉汉剧院创作的《宇宙锋》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武汉楚剧院的《万里茶道》作为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沿着古茶道6省份,演出达百场。

好剧出人才,余维刚凭借《万里茶道》摘得“梅花奖”,京剧《母亲》主演刘子微荣获文华表演奖……武汉“戏码头”名角辈出,12朵“梅花”涵盖京剧、汉剧、楚剧、黄梅戏等多个剧种,这在全国都不多见。名剧名角,犹如一颗颗闪亮的星,让武汉“戏曲大码头”熠熠生辉。

走近身边

多样形式吸引观众

除了老戏迷,能不能吸引新戏迷和年轻人,关系到戏曲的生存发展。

“你们是第一次看戏吗?”在湖北剧院,记者遇到了3个年轻人。“当然不是,我们经常到武汉各个剧场看戏。”原来,他们是武汉大学京剧与昆曲研习社的成员,说起各大剧种的名角名剧,都如数家珍。

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进景区,戏曲离观众越来越近,“粉丝群”不断壮大。

“最近几年,我们一直坚持在重大节日期间到黄鹤楼演出,还把汉剧唱到了长江游船上,观众反响非常热烈。”武汉汉剧院党委书记、院长黄朗说,“艺术来自人民,还要到人民中去,只有让更多人了解、喜欢戏曲,这门艺术才能传承下来。”

现在,越来越多武汉人不但爱听戏,还爱唱戏。大学社团、老年大学、票友协会、业余剧团等,成了传播戏曲的重要载体。2月底,武昌区南湖街老年大学开学,73岁的马小凤便喜滋滋地来上课了,“唱起戏来,通体舒畅!”水袖一甩,嗓子一亮,马小凤时常在社区小舞台演出,晚年生活格外充实。

传承戏曲文化,重要的是抓住青少年。武汉在全国率先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在全国首推《戏曲进校园普及读本》,首开“戏曲进校园”教师培训班,组建进校园“VR数字院团”。2016年起,湖北省面向全省应届小学毕业生招收158名学员进入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汉剧、楚剧、黄梅戏班,实行7年制定向培养。今年这批学员已进入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上岗实习,逐渐走上舞台,成为传承和弘扬地方戏曲文化的生力军。

不仅如此,各大院团纷纷“触网”,拍视频、开直播,让越来越多年轻人了解戏曲,喜欢戏曲。2023年春节期间,湖北戏曲院团线上展演300多场,观众达3亿人次。

戏曲,正以更加年轻的面貌,绽放出缤纷色彩,迎来更多知音。

上一篇:智能制造,澎湃产业新动能
下一篇:热心人 暖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