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1月08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大同构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核心阅读

山西省大同市探索构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以村为单位建设“颐养之家”,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服务。同时,推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机制,让老年人住得安心、舒心。

 

初到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坊城新村的“颐养之家”,记者看到刚吃完午饭的老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或闲聊着家长里短、或坐在院子里晒太阳,乐享其中。在厨房,管理员任盘云向记者展示了当天的午餐,种类丰富且营养均衡,还有为慢性病老人专门准备的餐食。

去年,针对农村养老问题,大同市出台《农村“颐养工程”实施方案》,构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重点为生活困难的农村“两无”(无生活自理能力、无人照料)老年人提供兜底养老服务,解决他们的保障难、健康难、关爱难等问题。“颐养之家”是大同市为解决农村“两无”老人养老问题实施“颐养工程”的主要载体。

据此,大同市开始探索建立服务多样化、运行可持续、费用能承受的农村养老模式。

盘活资源  管控成本

养老费用可承受

探访大同市浑源县西留乡宝峰寨村的“颐养之家”,记者看到,餐厅、宿舍、棋牌室、健身康复场所等养老设施应有尽有,床铺、被褥、衣柜和电视等基本养老用品一应俱全。

在此“颐养”的孟全荫老人说:“一个月交上300元,吃住全在这里,还能和老邻居们聊天说话,省心又快乐。”

这家“颐养之家”现入住“两无”老人15名、集中供养老人10人、分散供养老人5人。另外还有60岁以上五保户4人,65岁以上一般户11人。

在与老人们交流时,他们就吃饭问题作了个前后对比:过去一个人做的多了吃不了,做的少了不值得,只好凑合吃点;来到“颐养之家”,每天都能吃到新鲜的饭菜,并且一日三餐不重样,饭菜软硬适中,比较适合老年人胃口,还不用再费时费力做饭了。

不仅助餐,“颐养之家”还为老人们提供了多元化的服务。为实现可持续运营,当地下了不少功夫。

“这所‘颐养之家’不是新建的,而是由村里的废弃小学改造的,一下子就节省了不少的资金。”相关管理人员介绍。

大同的“颐养之家”基本上是在原有农村闲置房如养老院、学校、供销社、合作社等设施上改造升级而成。这样盘活了集体资产,提高了利用率。

同时,当地还对“颐养之家”进行合理布局,管控成本。浑源县兴建“颐养之家”时充分考虑了3个原则:一是不同地形乡镇均有布局;二是不同类型村庄(脱贫村、非脱贫村、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均有入选;三是适龄人口必须具备一定规模。

在资金来源方面,大同市采取“财政补一点、村级筹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交一点”的筹资方式运作,为入住人员提供餐饮、保洁、就医等10项常规服务。入住的“两无”老人每月最多交纳生活费350元,其余由政府补贴;水、电、暖等费用由村集体承担,聘请服务人员的工资报酬由村级解决。

云州区副区长李文杰介绍,入住“颐养之家”的老人多为特困人群,多数享有低保,每月300元左右,基础养老金120元左右,再加上土地流转的租金等,收入都有保障。老人们每月最多交纳350元,基本是可以承受的,保证了入住群体的稳定性。

按需定制  精准服务

养老模式多样化

“要不是喜梅来给我送饭时,看到我摔在地上爬不起来,那天我就麻烦了。”云州区峰峪乡沙岭村84岁独居老人陈秀莲讲起前段时间发生的事,还心有余悸。

贾喜梅既是村干部,又是村里“颐养工程”的服务人员。陈秀莲老人就是她的服务对象之一。

那天中午,贾喜梅像往常一样去给陈秀莲送饭。敲了半天不见开门,从门缝往里一看,陈秀莲摔倒在院子里。她赶紧喊人进入院子,把老人扶起来。当时,陈秀莲已经在地上躺了很长时间,如果没人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像陈秀莲老人这样,既需要照料服务,又想住在家里,属于“分散服务型”颐养模式,由固定人员定时上门提供各项服务。

针对农村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就医难”“吃饭难”“取暖难”“洗澡洗衣难”等各种难题,大同“颐养工程”没有简单地搞“一刀切”。在准确摸清域内老人实际困难后,根据需要制定项目“菜单”,提供针对性强的多样化养老服务,有效降低各方成本。

大同市摸索出“集中关爱型”“分散服务型”“日间照料型”“邻里互助型”“社会参与型”“委托服务型”6种养老服务模式。云州区瓜园新村的“颐养之家”属于“集中关爱型”,是利用三村合并后空置的村办公场所改造而成,可提供22个床位。入住人员以本村为主,也吸纳了周边个别村无人照料、生活困难的群众。入住老人可享受每20天理发一次、每周洗一次衣服、每半个月清洗一次被褥等服务。

对没有闲置房屋可利用或者老年人普遍不愿集中居住的村,大同各地相应推广运行成本低、灵活多样的“分散服务型”模式,由村设置公益岗或者组织志愿者队伍提供送餐、清洗、购物等灵活多样服务。云州区委常委、峰峪乡党委书记王斌介绍,像小王村就是“分散服务型”模式的代表。通过成立志愿者养老服务队,设置5个公益岗位,对60周岁以上留守老人登记建档,每名服务人员结对联系3至4名留守失能老人,负责全村20位“两无”老人的服务,并签订合同,运行成本低、效果好。

养护结合  有为有乐

养老质量再提升

“丰年余年颐养天年,家园花园幸福乐园”,阳高县东小村镇新东村“颐养之家”大门两侧的对联格外醒目。

新东村“颐养之家”房前还开出几片菜地。到了相应时节,有劳动能力的老人们可以种种菜、浇浇水、施施肥,干点力所能及的活,让老人们既能锻炼身体、忙中有乐,还能降低“颐养之家”伙食成本。

入住新东村“颐养之家”的尉广军说:“住在家门口,有吃有喝有玩的地方,还能和乡里乡亲聊天解闷,再干点小活,这生活让我们安心又快乐。”

在瓜园新村,“颐养之家”的服务内容中明确规定,镇卫生院医生定期来帮老人们测血压、血糖,检查身体和进行初步诊断;如有突发紧急情况,“颐养之家”负责将老人送往区级以上医院诊治。

在云州区杨庄村“颐养之家”,由云州区妇联牵头,组织有部分劳动能力、有编织技艺的老人制作五彩绳进行售卖。老人普遍反映很有意义,既增加了收入,又实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据了解,大同市通过为农村“两无”老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洁、助购、助娱等针对性、多样化、保障性特色服务,实现养老、护老、乐老结合,提升了农村困难老人的养老质量和水平。

“这项工程,突出强调‘颐养’二字,就是不仅要把农村‘两无’老人养起来,还要让他们身心愉悦、保养年寿、安享晚年。”大同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2022年年底,大同已在52个村建成“颐养之家”,400多位农村“两无”老人在“颐养之家”享受专业养老服务,1500多名农村困难老人通过“颐养之家”享受送餐、医疗等服务。预计今年年底,大同市将实现“颐养之家”在农村地区的全覆盖。

 

上一篇:佳沃集团携手大连金普新区、德泰控股,共画蓝色经济发展蓝图
下一篇:甘肃兰州:清明时节,武警官兵祭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