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6月29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打卡古都西安的文化地标——钟楼

 

 

西安钟楼(5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

雄踞关中平原中部,北望苍莽黄土高原,南依巍峨秦岭,西安,作为一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演绎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一个个文化地标,记录着这座城市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作为西安文化地标之一的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昔日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钟楼建在方形基座上,为砖木结构,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式四角攒尖顶的阁楼式建筑,通高36米,面积1377.64平方米。楼设二层,每层饰有斗拱、藻井、木刻、彩绘等古典优美的建筑图案。

历经数百年风雨浸润,西安钟楼巍然屹立至今,晨钟虽已不再,却依然见证着古都的沧桑变化,诉说着关于时间的一切。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西安钟楼(5月1日摄)。

雄踞关中平原中部,北望苍莽黄土高原,南依巍峨秦岭,西安,作为一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演绎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一个个文化地标,记录着这座城市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作为西安文化地标之一的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昔日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钟楼建在方形基座上,为砖木结构,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式四角攒尖顶的阁楼式建筑,通高36米,面积1377.64平方米。楼设二层,每层饰有斗拱、藻井、木刻、彩绘等古典优美的建筑图案。

历经数百年风雨浸润,西安钟楼巍然屹立至今,晨钟虽已不再,却依然见证着古都的沧桑变化,诉说着关于时间的一切。

新华社发(邹竞一 摄)

 

 

西安钟楼夜景(5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

雄踞关中平原中部,北望苍莽黄土高原,南依巍峨秦岭,西安,作为一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演绎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一个个文化地标,记录着这座城市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作为西安文化地标之一的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昔日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钟楼建在方形基座上,为砖木结构,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式四角攒尖顶的阁楼式建筑,通高36米,面积1377.64平方米。楼设二层,每层饰有斗拱、藻井、木刻、彩绘等古典优美的建筑图案。

历经数百年风雨浸润,西安钟楼巍然屹立至今,晨钟虽已不再,却依然见证着古都的沧桑变化,诉说着关于时间的一切。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一名游客在西安钟楼附近参观(5月2日摄)。

雄踞关中平原中部,北望苍莽黄土高原,南依巍峨秦岭,西安,作为一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演绎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一个个文化地标,记录着这座城市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作为西安文化地标之一的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昔日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钟楼建在方形基座上,为砖木结构,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式四角攒尖顶的阁楼式建筑,通高36米,面积1377.64平方米。楼设二层,每层饰有斗拱、藻井、木刻、彩绘等古典优美的建筑图案。

历经数百年风雨浸润,西安钟楼巍然屹立至今,晨钟虽已不再,却依然见证着古都的沧桑变化,诉说着关于时间的一切。

新华社发(邹竞一 摄)

 

 

游客在西安钟楼内参观游览(5月1日摄)。

雄踞关中平原中部,北望苍莽黄土高原,南依巍峨秦岭,西安,作为一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演绎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一个个文化地标,记录着这座城市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作为西安文化地标之一的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昔日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钟楼建在方形基座上,为砖木结构,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式四角攒尖顶的阁楼式建筑,通高36米,面积1377.64平方米。楼设二层,每层饰有斗拱、藻井、木刻、彩绘等古典优美的建筑图案。

历经数百年风雨浸润,西安钟楼巍然屹立至今,晨钟虽已不再,却依然见证着古都的沧桑变化,诉说着关于时间的一切。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上一篇: 探访大津巴布韦遗址
下一篇: 竹园社区:反电诈进宗教 共筑平安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