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6月29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当博物馆的“风景”照进现实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清康熙青花山水诗文大将军罐》,文物上绘有醉翁亭主题的图案,现收藏于滁州市博物馆(滁州市博物馆供图);下图为:5月17日拍摄的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景区内的醉翁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记者将安徽各地博物馆的文物与醉翁亭、八公山、逍遥津等现实风景链接,通过古今映照的方式呈现博物馆藏品蕴含的人文地理之美。

新华社发

 

 

这是5月17日拍摄的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景区内的醉翁亭。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记者将安徽各地博物馆的文物与醉翁亭、八公山、逍遥津等现实风景链接,通过古今映照的方式呈现博物馆藏品蕴含的人文地理之美。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这是5月17日拍摄的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景区内的醉翁亭。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记者将安徽各地博物馆的文物与醉翁亭、八公山、逍遥津等现实风景链接,通过古今映照的方式呈现博物馆藏品蕴含的人文地理之美。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八公秋霁图》,由清代画家潘思牧创作,现收藏于安徽博物院(新华社发,李鹏飞 摄);右图为:5月16日拍摄的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的八公山风景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记者将安徽各地博物馆的文物与醉翁亭、八公山、逍遥津等现实风景链接,通过古今映照的方式呈现博物馆藏品蕴含的人文地理之美。

新华社发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逍遥津木刻枋》,现收藏于安徽博物院(新华社发,吴艳摄);下图为:5月17日拍摄的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逍遥津公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记者将安徽各地博物馆的文物与醉翁亭、八公山、逍遥津等现实风景链接,通过古今映照的方式呈现博物馆藏品蕴含的人文地理之美。

新华社发

 

 

这是5月17日拍摄的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逍遥津公园(无人机照片)。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记者将安徽各地博物馆的文物与醉翁亭、八公山、逍遥津等现实风景链接,通过古今映照的方式呈现博物馆藏品蕴含的人文地理之美。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上一篇: 走进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
下一篇: 习近平和彭丽媛为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中亚国家元首夫妇举行欢迎仪式和欢迎宴会并共同观看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文化艺术年暨中国-中亚青年艺术节开幕式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