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彬
当悠扬的马头琴声声入耳,草原上骏马驰骋冲击眼帘,实景的“万马奔腾”与琴曲无缝贴合,带给人们巨大的视听震撼。河水静谧,草原青青,天高云阔,朗日昭昭,盛夏时节,当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时,内蒙古迎来的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就在这样的清爽辽阔之中,7月17日,2023新巴尔虎右旗夏季“村晚”示范展示——牧歌故乡那达慕暨全国“村晚”百县联动活动(简称“新右旗‘夏季村晚’”)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拉开大幕,令人为之陶醉。
作为“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季村晚”受到内蒙古各地区高度重视。从喀喇沁旗雷营子村入选2020年全国9个“村晚”示范展示点之一开始,到察右后旗七倾地村入选2021年全国13个“村晚”示范展示点之一,再到2022年锡林郭勒盟等地“村晚”上榜,直至如今多地“村晚”入选“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内蒙古一直是“村晚”活跃地。此刻,当地陆续开展的“夏季村晚”系列活动散发出浓厚的民族特色,满溢草原儿女的热情和活力,恰是对这一新机制成效的生动诠释。“以往,我们都是在春节前后举办‘村晚’,那时天气还比较寒冷,户外活动总有些顾虑。现在的‘夏季村晚’为我们带来新的契机。我们也希望以全新面貌,欢迎全国各地的人们来我们这里体验多彩民俗、感受朴实民风。”内蒙古“村晚”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新右旗“夏季村晚”,文艺演出、体育竞技、非遗展示连番亮相,多角度描绘其壮美气质和文化特色。活动高潮迭起,现场融汇成欢乐的海洋。由文艺展示到文化传承、特色旅游、产品推介有机组合,内蒙古的“夏季村晚”呈现出可观、可感、可游、可持续的面貌。“我们许多地区的‘村晚’都让文化能人站到前台,他们是我们珍重的真宝贝,也是吸引人们参与进来的活招牌。”内蒙古“村晚”活动相关负责人说。
内蒙古各地充分考虑游客需求,“夏季村晚”亮点频出,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点。目前,内蒙古的乡村“村晚”旅游线路雏形渐显,初步形成了赤峰市喀喇沁旗、宁城县、巴林右旗、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和通辽市开鲁县、奈曼旗、科尔沁区两条乡村“村晚”文旅融合线路。这些线路所涉地区大多临近,方便到达,尽可能保证游览体验;那达慕“村晚”舞台搭建在农牧民家、旅游景点、千里草原风景大道等区域,融入传统技艺活态展示场景和手工艺精品展销,充实“村晚”内容;呼伦贝尔市“村晚”以“主分会场”等形式,强化主体优势,带动创作热情,吸引群众参与,让文化走出去,带资源走进来,以此加大人才保障,扩展活动格局。
更令人期待的是,遍及内蒙古各地的“村晚”不仅是当地风土人情的展示窗口,还是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是人们感受和增进文化认同的美好方式,更是以真实体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