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兴关路街道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位于南明区中部,总面积2.78平方公里,共11个社区,97个网格,常住人口51630人,“一老”占比20.74%;“一少”占比12.29%。
兴关路生活圈坚持党建引领、党群共治、政企同创,构建红色平安社区,并在完善、提升各类基础配套设施的前提下,积极打造辖区特色项目,打造多元文化生活圈。目前,兴关路生活圈内商业网点约613个,其中“一店”包括便利店、超市、药店等250余个,“一早”200余个,“一菜”3个,“一修”3个,“一老”包括养老服务站(中心)8个和文化服务(站)中心12个,“一幼”7个,持续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构建群众满意社区
一名党员一面旗,一个支部一座堡垒。兴关路生活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构建“三级网格化组织体系”工作模式,街道、社区“两委”、业委会组成临时党支部,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员就在居民中,居民有事找党员”,使党建工作从街道的“面”延伸到基层党组织和居民群众的“点”,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体系。
不仅如此,社区党支部坚持民生为本,问需于民,通过多渠道、多轮次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切实把话语权、监督权、评判权交给群众。据统计,共组织居民召开座谈会、坝坝会92场,走访居民约46000人次,发放线上、线下调查问卷24700余份,民意调查覆盖率达100%。
围绕群众反映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找症结、挖根源、提措施,以“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走进群众、倾听呼声、办好实事”为工作思路,用务实的工作作风及时解决问题和矛盾。以“光荣在党50年”的24名老党员带领着广大年轻党员,增强荣誉感、归属感和使命感,保持经久不变的共产党人本色。
通过“党群现场交流-党员上门服务-党群微信联系”三步走的方式,兴关路生活圈对辖区居民开展摸排调研工作,征求居民意见建议,走访调查率达100%;结合南岳山、月亮井和抗战建国摩崖等文物史迹,打造独具兴关属地的青云步行街、红星双拥小广场,营造党史学习教育和学习军史的浓郁红色氛围,使居民群众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共同参与红色文化宣传。同时,及时收集居民诉求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共商共议、互帮互助,研究确定更加便民、高效的服务方式。
打造多元文化生活圈 兴关路生活圈以青云路、兴关路承载的老贵阳记忆为特色,定位为以市井文化为核心的特色引导型生活圈。挖掘老文化,注入新业态,兴关路生活圈以保留和提升为关键词,统筹谋划,坚持规划为先、产业为要、民生为本,打造了一个多元文化生活圈。
按照“两种类型、四个步骤、多方参与、近远结合”的工作思路,结合城市发展进程,兴关路生活圈近远结合,把每一个城市更新单元、每一条街道、每一个社区作为生命体进行统筹谋划。
依托百年青云文化,围绕“一景一特色,一景一文化”,兴关路生活圈将传统夜市和现代潮流相融合,构建了集“吃、住、行、游、购、娱”等功能于一体的丰富夜生活格局,打造了新型潮流集聚地。
联合“爽爽的贵阳”黔货文创等贵州知名文创平台,兴关路生活圈引进马尾绣、茶馆等文艺业态及香薰蜡烛铺、手作工作室等文创网点,打造新型文艺社交空间。同时,提炼在地文化和消费元素,生活圈突出本土特色,打造休闲社区公园,引入三克岛深夜图书馆、匠人制味等网红资源,打造新消费网红地标。
与此同时,兴关路生活圈积极引入社会化专业农贸市场管理公司,参与农贸市场改造和运营管理工作,对新路口农贸市场、南厂路农贸市场、多又多农贸市场进行提升改造,加快农贸市场运营模式的转型升级,让市民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