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旺家庭农场负责人楚济旺查看哈密瓜成熟度。 |
刘庄村的孩子们在村路上嬉戏。 |
刘庄村新开业的道北宠物交易市场。 |
记者在玉米地里撒肥。 |
刘庄村整治后的坑塘新貌。 |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今年6月26日到7月11日,本报记者来到河南省虞城县李老家乡刘庄村驻村实践锻炼。刘庄村地处豫东地区,下辖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共298户1587人,耕地2360亩。半个月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记者写下《驻村日记》。本期《新农村》周刊摘选部分日记,带您感受跃动在乡村振兴一线的澎湃活力。
致富门路咋拓宽?
找准特色,乡村产业有前景
7月1日 天气:晴
今天是驻村第六天。前几天跑下来,基本村情都了解了,今天重点走访乡村产业。
一早出门,路上乡亲们热情地招呼:“新上的瓜可甜了,尝尝再走!”“自家的西红柿,刚采的,水灵着呢!”……言语间透着丰收的喜悦。
路旁,菜农刘冬闲在地里摘豇豆,看记者跃跃欲试,他笑着递上剪子,“挑豆荚饱满的掐,位置靠上一些,小心后面的花。”
采下的豇豆在农用车上摞成小山,过会儿就准备送到市场。“这半亩豆角还能长十来天,收完就撒香菜籽。”刘冬闲说,豆角这一季估摸着能挣1000多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这些年,刘庄村和其他村庄一样,不断摸索乡村产业发展方向。“全村2360亩地大都是沙壤土,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适宜果蔬种植。”刘庄村党支部书记刘新良介绍,因地制宜,找准特色,种植瓜果蔬菜成了不少农户的首选产业,有好几家发展得有声有色。
到议创家庭农场时,正赶上两个经纪人在小院里选桃、装车。农场主人刘作文一脸喜色:“2000斤桃子全卖完了!”今年农场的60亩桃树迎来初果期,刘作文的儿媳提前拍了短视频发到平台,吸引附近经纪人上门来收,桃子很快销售一空。
桃子畅销秘诀何在?
“种得好才能卖得俏。”刘作文坦言,种桃也走过弯路。起初,他种外地引进的猕猴桃,可当地冬季气温低,树苗不服水土,一年光补苗就花了三四千元。
为找到适宜品种,老刘前年专程去郑州学习,引进了“服水土”的优质毛桃品种,加入果树技术交流群。有了专家指导,老刘种桃底气足了,授粉、修枝、防虫,样样精心,桃园一派生机。
“今年收成不赖,桃子糖度达到12.4,有三成单果重量超过4两,大果儿论个卖,一盒12个精包装,能卖38.8元嘞。”刘作文得意地说。
优质才能优价。和老刘一样,许多村民认准这个理儿。村里永旺家庭农场负责人楚济旺,种了几十个大棚,一个夏天,七八千斤哈密瓜基本都能卖完,他说:“靠的就是好品质吸引的回头客。”
村里面,种得最多的还是蔬菜。墙根边、屋门前,边边拐拐的地里,全是蔬菜。一块块葱茏的菜地,足见乡亲们的勤劳。
“最踏实的是销路不愁。”菜农袁文化说,村里安排了统一调运点,还接了学校和单位食堂订单,“有时把菜拉到商丘市场上卖,咱这儿地处豫鲁皖三省交界,车流量大,市场消化能力不小。”
目前,全村70多户村民种植蔬菜瓜果,面积达1200多亩,主要品种有香菜、茄子、花菜、哈密瓜等,年产值超过6000万元。通过家庭农场、订单生产、电商销售等模式创新,让小生产对接上大市场。
受季节性供求变化影响,果蔬价格时有波动,如何抵御市场风险?
“隔壁张关庙村有保鲜库,可以错峰销售。”村民黄德亮说。顺着他指的方向,步行没几分钟,记者来到护农果蔬购销行。负责人张培介绍,“冷库面积280平方米,存放从农户那儿收购的2万斤香菜,每斤不低于8毛钱的保底价收购。经过预冷后延长保鲜期,有助于应对市场行情变化。”
这些年,村里的产业发展有了不少可喜变化,但多数村民走的仍是自产自销的传统模式,“散小弱”的特征较为突出。刘新良坦言,村里有心做大果蔬产业,但目前看,有能力辐射带动小农户的新型经营主体还是偏少。
不只是刘庄村,李老家乡310国道沿线的10多个村庄都规模化种植蔬菜。“长远看,还需升级产业链条。”李老家乡党委副书记侯让东说,尽管有的村民尝试蔬菜育苗,但跟山东寿光等先进地方比,在选种、栽培技术等方面还不成熟。下一步,要推广“支部+合作社+农户入股”等模式,加大育种、育苗、种植、加工等环节投入,开发脱水菜、速冻菜等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菜农分享更多增值收益。
【感言】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是前提,要把“土特产”三个字琢磨透。看到刘庄村的乡亲们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利用水土资源优势,发展果蔬产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由衷地为他们点赞。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关键要破解小生产对接大市场的难题。解决这个问题,既要遵循市场规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仓储冷链物流设施,拓宽直播电商等新兴销售渠道,不断提升品质、擦亮品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也要在组织形式上谋求突破,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更多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经营轨道,用一季季的丰收鼓起乡亲们的腰包。
脱贫户生活怎么样?
兜牢底线,政策不断档、帮扶不放松
7月3日 天气:晴
声声鸡鸣唤醒乡村的早晨。早上6点多钟,阳光从窗帘缝隙透了进来,今天又是个艳阳天。刘庄村共有30户脱贫户,脱贫人口大多在60岁以上。脱贫户的生活过得怎么样?
吃过早饭,往村南走,老远就看到86岁的朱秀琴和老姐妹范秀荣。
每天,她俩都挨着围墙边一块儿乘凉7缎闳俚睦习榈霉怨#蹦瓯蝗隙ㄎǖ盗⒖ㄆ独ЩА!岸嗫髁撕谜撸床”ㄏ私懦傻囊搅品选O衷谒习槟苈鲎徘阶呒覆剑材茏鹄醋约撼苑灌丁!狈缎闳儆行┒常疗裉胖煨闱偬嫠敖步狻保成现逦剖嬲埂�
脱贫攻坚期间,县里出台政策,降低大病医疗保险起付门槛,提高报销比例,减轻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医疗负担。脱贫过渡期内,兜底保障和常态化帮扶政策也没断档。
来到刘保安家,刚过10点。伙房里炖着羊肉,“咕嘟咕嘟”冒着热气。堂屋桌上,摆着夫妻俩的新合影。64岁的女主人陈贵玲说,这是今年2月上浙江台州大儿子家拍的,儿媳生了二胎,全家开心得不得了。
刘保安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陈贵玲几年前意外摔断腿骨,手术后走路没啥问题,但干不了重活。
现在家里收入咋样?
陈贵玲给记者算起了账:“家里有4亩地流转给村集体,每年4000元租金;大儿子上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跟几个同学在台州做模具生意,月收入八九千元;小儿子跟着建筑队在外干活儿,小儿媳在附近的扶贫车间制作服装,两口子一年有五六万元收入。”
刘保安接过话茬说:“现在最希望老二学门技术,在家门口找个稳当的活儿。”
走访中看到,村里家家户户的小院,都拾掇得干净整洁。最让村民们骄傲的,莫过于孩子们能有出息。
脱贫户张兰英的爱人5年前因病去世,合作社分红、大病保险等帮扶政策,帮她挺过最难的时候。如今,三个孩子都已在江苏工作,全家日子过得安安稳稳。
“大孙子今年高考,过了本科线。老三家的孩子,平常俺带着,放假前得了张奖状,下学期就去父母身边念三年级。”到张兰英家时,她刚收拾完行李,第二天就要启程去江苏,“一家人在一块儿,日子肯定越来越好。”
从张兰英家出来,没走几步就遇到了83岁的刘本须。刘大爷也是脱贫户,说起现在的日子,他直夸“好着嘞”。家里的砖房经过改造更坚实了,每个月有低保和养老金,还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院里养了鸡、种了菜,每天和小重孙一起遛遛弯”,说起这些,刘大爷开心地笑起来。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虞城县坚持常态化监测与集中排查相结合,坚持农户全员筛查与重点人群核查相结合,用好防止返贫监测平台,通过基层干部排查、农户自主申报、部门筛查预警,定期开展数据比对,强化精准识别纳入。
刘新良说,村里每家脱贫户都安排了帮扶责任人,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户加强兜底保障,最大限度降低返贫风险。
如何更好带动脱贫户发展?刘新良说,今年,商丘师范学院美丽乡村与规划团队已来过几次,村里希望借助校地合作,进一步科学规划村庄,打造乡村旅游。“让大伙儿在家门口也能挣着钱。”刘新良对未来充满期待。
【感言】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从脱贫户的精气神里,看到了他们对红火日子满满的憧憬。采访中深深感到,脱贫后的乡亲们最关注的,一个是稳定的收入,一个是孩子的教育。
从增收动力看,务工就业已成为脱贫人口防返贫促增收的重要途径。今后要进一步提升务工增收效能,通过定向输送、就业帮扶车间带动、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帮助更多脱贫人口顺利就业、稳定增收。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乡亲们期待着有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流向乡村,让乡村里的孩子拥有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接受更有质量的教育,夯实他们成长成才的根基。
靠啥引来“金凤凰”?
创业环境好,更多新农人扎根田野
7月7日 天气:晴
行走乡村发现,扎根田野的新农人变多了。“归雁”为何归来?广袤田园如何创业?
在刘庄村,鱻又鱻食品厂几乎无人不晓。光看名字就能猜出八九分,厂子的产品跟鱼有关。工厂负责人是本村村民刘进良,今年五十出头,干过大厨,开店卖过熟食,生意好的时候,一年能挣三五十万元。前些年回村办了这家厂,主要生产熏鱼食品。
对家人的牵挂,是刘进良的返乡动力。父母年纪大了,需要陪伴和照顾,2019年,他打定了主意回村。
和刘进良一样,采访中遇到的返乡创业者,每一位心里都系着剪不断的乡情。
回家乡发展,仅凭一腔热情是不够的。2019年,返乡创业的刘进良正为场地发愁之际,好消息传来,国家出台政策,支持返乡人员依托自有和闲置住宅发展适合的乡村产业项目,这给他吃下“定心丸”。
虽然起步一次性投入100万元,但刘进良觉得值当。一来,用的是自家闲置的老房和院落,改造后添置相应设备和冷库,经营上没有后续租金压力。二来,村里不缺能工巧匠,修屋建房都找得到人,有邻里乡亲的帮衬,厂子很快就步入了正轨。
如果说,刘进良是把外边的事业带回老家,那范建国则是回乡另起炉灶。前些年,他在利民镇一家食品企业加工面食。企业不景气,范建国揣着10多万元积蓄,回乡侍弄起了庄稼。见到他时,他正在地里施提苗肥,一身泥浆、满脸汗渍,“从车间到田间,这转变不容易,但很值!”
范建国从食品行业的下游转战上游,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他联系好供种企业、收购厂家后,直接跟村委会包下100亩地。麦收后种甜玉米,甜玉米收割后种一季荠荠菜,一年三种三收,亩均增收2000多元。
“归雁”返乡给乡村带来人气。不过,放眼这片村庄,青壮年长年在外打拼、老人孩子留守在村的情况,依然是80%以上家庭的现状。发展中的村子,渴盼更多能人回归;而已经返乡的“归雁”们,也期待关键时刻能被“扶一把”。
刘进良就面临产品销售的烦恼。之前厂里的产品主要走农贸批发市场渠道,这两年他发现传统的销路有些走不动了。
“试试上网卖?”面对大伙的提议,刘进良说,自己的确有这个考虑,但电商平台对货源供应能力有要求,他的资金有点跟不上,正在想办法。
在不远的范庙村,同样返乡创业的徐运强,直播带货模式年销售额达到4000多万元,带动40多名村民就业。但他同样也有烦恼,公司生产预制菜产品,每批要在化验室经过无菌培养4至7天,确保检验合格后才能发货,库存轮换压力较大。村里建设用地紧张,城关镇的食品工业园向他发出邀请,前期入驻还有免税免租金优惠,但他内心深处,更愿意留在本村发展。
走访中,一位村干部的话让人印象深刻:“年轻人返乡带着乡亲们发展,得打有准备之仗。没干过的事情,谁都没把握,关键要有头脑活、懂经营的能人,做给乡亲看、带着乡亲干。”
【感言】
乡村振兴,关键靠人。采访中感受到,持续优化的乡村创业环境,让在外打拼多年的乡土人才带着经验技术返乡,让他们的乡愁有了寄托。在熟悉的乡间、田畴,他们不仅实现了个人价值,也给乡村振兴带来了人气和活力。
扎根田野,踏实创业,“归雁”们的奋斗轨迹,印证了广阔乡村大有可为。让返乡创业人员在乡村扎下根,要在产业规划、用地、税收、资金、培训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扶持政策,加强精细服务,畅通要素流动,积极为他们搭平台、铺路子,要用乡村广阔天地的发展机遇吸引人,用乡村田园宜居宜业的好环境留住人。
和美乡村怎么建?
由表及里、由内而外,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
7月10日 天气:多云
“许多地方都有刘庄,过去谁知道我们这个刘庄?现在不一样了!”提起2020年刘庄村评上“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事,村里退休教师张洪海嗓门亮了,“全国评了246个,整个河南8个,商丘就俺们一个独苗苗!”
刘庄村靠什么脱颖而出?
傍晚,在老支书刘德荣家和村里人促膝长谈,刘庄村的发展轨迹渐渐清晰。
念起往事,76岁的刘德荣依然动情:“早前,刘庄跟6个村同属一个生产大队,年年土坷垃里刨食。乡亲们搞良种繁育,培育出红薯苗,从乡镇卖到全国,那时候,可自豪!”
“乡村要发展,基础设施不能孬。”张洪海说,过去,村里没条像样的路,连个自行车都骑不了。2015年,刘新良回村当上村支书,他二话不说,自己掏钱买砖渣、垫路基,拓宽路面。看到村道边光秃秃,他联系好树苗,请来挖机,盯了两天一夜,愣是把树栽上了。
干部作表率,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村里有事,大家都愿意伸把手。村里文化广场、乡村大舞台先后建成,坑塘治理、门前绿化,乡亲们安居乐业,刘庄逐渐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乡亲们日子好起来了,总感觉还缺点什么。刘德荣提议,打造国学文化村,让好传统、好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
从村里走出来的袁村寺小学校长刘永峰,把国学文化纳入学校专项课程,定期开展国学文化教育活动;在商丘打拼的刘东升牵线商丘师范学院,邀请师生定期来村举办“国学大讲堂”,传颂经典文化。刘东升说,“我们家的家训就是‘有德才有福,有爱才有家’,要让娃娃们从小就知道,什么是德、什么是爱。”村里制作了家训牌,把各家家训写在牌上、挂在门口,有的上面写着“善待每一人,永远不忘恩”,有的上面写着“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家训上墙,家风入心。过去,邻里间常为点小事闹别扭,现在,村里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村民刘新福前妻因病去世,两个孩子都十来岁,张瑞霞嫁进来后,把他们当亲生娃娃一样疼;30岁出头的胡瑞林跟丈夫一起打理家里鸭棚,照顾80多岁的奶奶;刘东升在商丘开的卤菜店生意红火,让同村的乡亲免费加盟,每家一年多挣20多万元。
“刘庄人讲团结,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平常在市里县里的,当天准保回来。”张洪海说。听闻道北宠物交易市场要搬迁到刘庄,远在外地务工的村民纷纷捐款:“咱虽然人不在村里,也要‘唱好这场大戏’!”
风气正,心气足,产业兴,乡风文明由表及里、由内而外,刘庄村和美乡村建设走上了快车道。
21时48分,刘新良在网格化管理群里接到消息,天气预报近期有雨。他立即出门,对重点房屋进行安全排查。过几天是宠物交易市场开张日,要提前布置好路标,引导车辆停放。他带着村里十几名志愿者,连夜忙活开了……
【感言】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刘庄村,乡亲们自发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干净整洁的村居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涵养文明乡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在乡村,如何守护乡村文化根脉,刘庄人的探索值得借鉴。尊老爱幼、守望相助、诚信友善,这些无形的乡风民俗,通过家训牌、墙绘、讲堂等有形载体,根植在乡村广袤大地上,渗透到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精神动力。期待着,更多的“刘庄村”明天更美好。
(张钰坤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18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