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街道金湖社区党委立足社区自身特色,通过充分发挥党建红色引领作用,激发“党建联盟”和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动力,探索搭建了深受居民欢迎的议事协商平台——“小马扎”议事协商会,组建了党建引领下的“小马扎”邻里议事团,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东城街道金湖社区辖12个居民小区和2个商业区,常住居民3755户、7401人,商户235家。金湖社区所辖小区情况比较复杂多样,有无物业服务管理的自治小区,有基础设施老化的老旧小区,有老年人居多的老龄化小区,有人员复杂邻里矛盾较多的问题小区,这让社区党委很难进行规模化、统一性管理。为切实提升社区综合治理水平,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东城街道金湖社区党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居民为主体,“党建联盟”为支撑,借助“小马扎”议事协商平台整合各方资源,组建“小马扎”邻里议事团,聚集社区党委、社区党员顾问团、社区能人智库、社区居民代表、“党建联盟”这五类主要成员,共同参与协商治理。哪里有需求,哪里有问题,哪里有矛盾,就将党建“触角”延伸到哪里,将“小马扎”搬到哪里。大家撑开“小马扎”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摆问题,议对策,小区里的事情一起坐下来商量着办。
东城街道金湖社区党委带领“小马扎”邻里议事团围绕12个小区人口结构及治理重点的不同特点、不同议事内容进行分类梳理,通过聚民意、主协商、促参与、办实事,实现了“加、减、乘、除”的“分类议事、分类治理”新模式,最大程度地将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至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一、送服务,“加”便利。“小马扎”邻里议事团协商议题不仅仅局限于人事地物情的了解及家长里短的矛盾调解,更加入了居民关切的生活服务和便民服务。针对辖区内老年人多,子女常年不在身边、老人孤单寂寞、做饭不便等普遍现象,金湖社区党委通过居民点单、“小马扎”邻里议事团接单的方式,先后开展饺子银行、爱心照相馆、公益理发、义务缝补等便民服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便利,推进了社区治理与居民需求的“无缝对接”。
二、办实事,“减”问题。针对新世纪小区无物业管理、瑞璟国际公馆小区楼道内墙皮老旧、德达金色家园小区广场破损等问题,“小马扎”邻里议事团走家串户,引导居民“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自己议、自己办”,通过发挥“党建联盟”优势、吸引资源下沉和居民参与整改等方式,盘活各方智慧,实施院落“微改造”,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有效纾解了各小区的难点、痛点、堵点,整个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三、聚资源,“乘”合力。社区社会组织是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补充力量,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力”也成为“小马扎”邻里议事团的一项重要议题。在议事协商和小区治理过程中,“小马扎”邻里议事团挖掘出了于秀峰、王曰芝、闫本友等一批有干劲的社区带头人,他们虽然年过半百,但依然关心社区治理,热心公益慈善,热爱文体事业,愿意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在社区党委的引领和指导下,他们带领小区居民建立“金湖红嫂”“手拉手爱心驿站”“金湖艺术团”等社区社会组织,在治安巡逻、纾解矛盾、文明城市创建、反诈APP宣传、送文艺演出等各项工作中,凝聚人心、传递温暖。他们不仅用行动美化了家园,还用热情感染着居住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金湖社区的社会组织已由最初的3个发展到目前的15个。
四、搭空间,“除”隔阂。社区老年人和儿童很多,但因空间有限,可供他们娱乐的区域少,经常因抢占活动区域发生口角引发矛盾。为增加活动空间,“小马扎”邻里议事团走进各小区,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建议,按照“紧扣实际,贴近需求,阵地共用”的原则,将分布在不同小区的7个闲置核酸检测小屋打造成功能丰富、特色鲜明的集聚红色党员驿站、蓝色小马扎驿站、银色健康驿站、紫色邻里互助驿站、金色童年驿站、绿色志愿服务驿站、橙色暖心驿站于一体的“七彩帮邻驿站”,大家可以聚在驿站里下棋娱乐,看书读报,享受免费理发、义务缝补、爱心义诊等。现如今,“七彩帮邻驿站”已然成为居民的日常“打卡地”,每天人来人往,老年人、小朋友都喜欢到这里看书、娱乐、休息片刻。这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一席之地”,也消除了居民之间的隔阂,激发了更多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热情。
东城街道金湖社区“小马扎”邻里议事团在社区党委的引领下,在积极参与议事协商过程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成立一支由职能力量、辅助力量、支持力量和社会力量共同构成的综合型的协商自治团队,实施的“加、减、乘、除”“分类议事、分类治理”新模式新路径紧扣社区特色、小区实际,从社区居民需求出发,广纳民意,汇集民智,倾听民声,创新思路,夯实了社区共同体治理的“底层架构”,提升了居民参与感、积极性和融入度,将社区党委“独唱”变为小区治理“大合唱”,打造了共建共享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构建起了邻里和谐、居民舒心、治理高效、充满活力的美好幸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