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淼
“天下第一团”表演英才传习班旦行学员在上课 主办方供图
连续多年打“飞的”从成都到昆山看戏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老观众,80岁的蔡志雄和76岁的周美君,今年又来了!一场不落看完展演的老两口,今年有了新发现——不仅一口气看到这么多梅花奖得主同台飙戏,更在台上台下看到了很多年轻的面孔。“戏曲艺术传承发展,后继有人啊!”蔡志雄激动地对记者说。
新三年,探索“新百戏”
自2018年启动以来,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不仅实现了全国348个戏曲剧种以及木偶剧、皮影戏两种戏剧形态的“大团圆”,更让少数民族剧种、稀有剧种、濒危剧种有了向全国观众亮相献艺的舞台。
2022年起,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开启“新三年,新百戏”计划,重点聚焦戏曲领军人才选拔、培养以及濒危剧种扶持和中国戏曲传承基地建设,积极探索“戏曲+旅游”“戏曲+时尚”“戏曲+产业”等新模式,有力推动了中国戏曲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
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2023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共汇聚6台大戏、20台折子戏,15位文华表演奖获得者、44位梅花奖获得者登台献艺。其间,戏曲百戏博物馆开馆亮相,成为国内首个集齐348个剧种资料的戏曲主题博物馆。“看百戏·游江苏”戏曲之旅、昆曲故里嘉年华等文化和旅游节庆活动举办,推出10条赏戏、观景文旅线路……金秋的昆山,好戏连台,精彩不断。
线上线下,各剧种交流碰撞
由6个剧目组成,7个剧团演出,8位60岁以上的戏曲名家轮番登台的开幕演出,为2023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拉开精彩序幕。之后,全国40家戏曲院团陆续奉献了26场精彩演出。
“我是第二次来到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了,听说今年有很多场次的门票很早就卖完了,这么有价值的活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非常令人欣慰。”参加开幕式演出的“二度梅”获奖者曾静萍表示,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为戏曲同行提供了一个彼此探讨和学习的好机会。
“各个剧种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中,独自发展中难免会感受到孤单,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将各个剧种、院团聚集在昆山,推动了彼此间交流,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有益于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昆山当代昆剧院负责人瞿琪霞说。
在闭幕演出中,来自上海戏校昆山委培班、昆山巴城小学小昆班、南京小红花艺术团、江苏省戏剧学校、苏州评弹学校、扬州文化艺术学校的学生,带来昆曲、丹剧、锡剧、京剧、评弹等经典选段。由孩子们挑大梁的闭幕演出,与由戏曲名家演绎的开幕演出遥相呼应,寓意着戏曲艺术薪火相传、青蓝永续。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线上演播,本届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也引发线上观演热潮。据统计,本届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线上观演人数超7000万人次,5届累计近3亿人次;新浪微博阅读量达4亿人次,5届累计超16亿人次;抖音播放量3亿人次,5届累计超12亿人次。这充分展现了中华戏曲历久弥新的勃勃生机、百花齐放的多彩气象。
培训研讨,为戏曲人才搭建平台
戏曲事业繁荣发展关键在人。今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积极为戏曲人才的推出和培养搭建平台:举办全国戏曲演员会演(生行、旦行),推举2023年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最终,26人被授予“新时代中国戏剧(生行/旦行)领军人才”,13人被授予“新时代中国戏剧(生行/旦行)中青年英才”;面向全国121个“天下第一团”举办表演英才传习班,组织71个院团主要演员来昆山参加培训;举办“新时代戏曲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研讨会,结合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的历届经验和创新举措,探讨戏曲在新时代传承的发展路径及蓝图,共商戏曲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的新未来。
其中,“天下第一团”表演英才传习班是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新三年”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项目分两年实施,共组织全国121个“天下第一团”剧种的主要演员会聚昆山参加培训,通过名家传戏、展演观摩、交流研讨等方式,让独有的戏剧、戏曲文化得以传承、弘扬、转化、创新。
“新时代戏曲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及参演剧团代表各抒己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或谈小剧种的保护与传承,或说新时代戏曲振兴、人才培养的发展路径,或从从业者的角度谈及自身剧种、剧团发展中遇到的困境与难题。用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教学经验、理论学养,为新时代中国戏曲人才队伍的科学建设和健康发展提供真知灼见。
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政委乔佩娟谈到,青年演员在学习和挖掘传统戏曲艺术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敬畏之心,担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担。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季国平认为,戏剧剧目的生命在于演出,人才培养和成长需要以剧目为载体,建立优秀剧目保留机制是培养和建设人才队伍的根基。山东省原文化厅副厅长陈鹏表示,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是一个促进繁荣、传承历史、畅享当代的百年盛典、百姓盛典,增强了戏曲人的文化自觉和历史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