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这道题的解法对吗?”“您什么时候再给我们上课?”……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西关小学,来自济南的支教老师刘琦每次走进校园,总会听到孩子们热切的倾诉。支教生活,让她和同行的老师们感到充实快乐。
2021年5月,济南市教育局与临夏回族自治州教育局签订对口帮扶协议,每年选派70名教师到临夏,帮扶面覆盖临夏全部县市。济南市高度重视东西部协作,这段“双向奔赴”、跨越千里的支教行,助力教育协作高质量发展。
非常“7+1”,支教“走亲戚”
“泉河一家亲。我们在用心做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济南市市中区教体局第三批支教团队组成了一个特殊的非常“7+1”组合,到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4所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驻点式”教育协作。
“7+1”,就是7名支教教师加一名支教教师的女儿。原来,支教教师毛娜希望丰富自己教育经历的同时,能够陪伴自己孩子成长,她便把8岁的女儿带到了临夏。
在临夏,市中支教团队的每位老师都尽己所能。在第四幼儿园,毛娜和耿书田与市中幼教建立了“临夏支教小分队”微信群,形成“前线有实战、后方有支援”的管理支教模式。在西关小学,第三批支教团队负责人刘琦对学校管理工作细致把脉,帮助学校打造“和美”教育;张新胜自己垫资优化和升级电教软硬件设施。在第二中学,刘保成帮助学校建立高质量教研体系,组建教育联合体,优化评价制度与教学模式,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在红园小学,何友猛优化设计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管理;张燕舞指导年轻教师开展大单元教学设计,助力年轻教师提升专业能力。
自教育协作以来,市中区15所中小学幼儿园与临夏市68所中小学幼儿园携手结对,两地就像“走亲戚”一样,融合共赢。
走过的是山路,传递的是希望
坚持“高端站位、精准定位、务实到位”,济南市历城区支教团队刘凤杰、孙道宝、韩易恒、胥建嵩4名教师来到东乡族自治县,为东乡教育发展注入了济南力量。
伴随着鹭岛小学朗朗的读书声,支教团队的一天开始了。老师们每天早上到校门口迎接学生,白天巡课、听课、评课,很快与师生们打成一片。
寒风凛冽,积雪冰路,为了提升协作地教育品质,支教老师们对东乡24个学区开展了视导调研。东乡是贫困山区,山高谷深,道路崎岖,支教团队克服困难,每人共听课48节,参与评课48节,视导学校、幼儿园38所,查教案、作业60多班次。通过调研,既发现亮点又找出问题,还提出改进建议、形成反馈报告、跟踪督促整改,促进了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调研中,支教老师们发现那勒寺小学图书较少,便联系历城二中老师,捐赠图书3箱、现金1万元。发现东乡中学高三教师缺少电脑、有的学生因家庭困难辍学,又联系稼轩教育基金会捐赠现金10万元……在东乡,历城区支教团队留下了难以割舍的教育协作情。
怀揣初心,真情实意帮扶
越来越多的济南教育工作者怀揣初心和使命,加入到东西协作队伍中来——
“我正用三个月的时间,做一件可以终生回忆的事儿,这值得。”汪莉莉是济南市莱芜区派往临夏康乐中学的支教教师。她加入康乐中学备课组团队,助力老师参加全州的优质课比赛,最终荣获一等奖的好名次。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不忘入党时的铮铮誓言,不忘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有着20年党龄的济南市长清区第七初级中学老师赵德国,来到临夏广河县城东中学,担负了对全校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训的任务,城东中学的教育教学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尺讲台是我的舞台,教书育人是我的责任。”有着30多年教龄的济南市天桥区赴临夏永靖县支教领队上官艺文,教学功底扎实、教学环节设计巧妙,在区域内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济南和临夏两地携手并进、共育桃李,用心、用情、用爱点燃临夏孩子们的成才梦想。济南钢城区支教带队老师高丽烨的办公桌上,时常会出现孩子们舍不得吃却留给她的糖果。执教初三毕业班的济南高新区中学体育教师张万龙,通过制定长短期教学计划大幅提升学生体测良好率。济南市槐荫区礼乐中学老师徐臣蕊踏上崎岖道路“送教送培”,鼓励生活困难的学生勤奋学习、向阳成长……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是济南临夏两地东西部教育协作结出的丰硕成果。如今,这段跨越千里的“山海情缘”仍在继续上演,更多动人的“山海故事”也将被精彩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