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22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让老年人“更自在、更快乐、更幸福”,上海奉贤不断完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均衡布局

近年来,奉贤区不断完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均衡布局,强化服务资源统筹与管理能力,特别是结合郊区“远、散、弱”特点和农民实际需求,积极探索创新以村民自治为特征的农村宅基睦邻“四堂间”互助型养老服务模式、与乡村振兴联动的“青春里”养老社区模式以及由“青春里”演变而来的“椿萱庭”宅基养老点,持续打造多层次、高品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农村宅基睦邻“四堂间”,实现农村老年人“邻里间”互助养老

为响应农村老年人“最后一公里”的养老服务需求,同时实现宅基老人“不离乡土、不离乡邻、不离乡音、不离乡愁”的养老情结, 2015年起,奉贤区探索利用农民闲置宅基房屋,通过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积极探索以农村互助为特征的“四堂间”睦邻养老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奉贤区已累计创建500家“四堂间”,年服务15000余名老年人,让农村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实现“互助式”养老。

四堂间究竟是哪四堂?

为本宅基独居、高龄、困难等老年人提供便民“饭堂”、休闲“客堂”、快乐“学堂”、自治“厅堂”,实现小区域议事的“四堂间”服务,实现宅基老人“近邻、原居”家门口品质化养老。

为了让四堂间的老伙伴们得到更好的服务,2020年起奉贤区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持续推进“四堂间”“3+X”养老服务包项目,定期提供理发、血压测量、戏曲展演等服务,并根据自身特色开展节庆美食、手工DIY、集体生日等各类老年人喜闻乐见的特色活动,得到了农村老年人的广泛好评。

“青春里”养老社区,实现农村老年人“多功能”品质安老

近年来,奉贤区大力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动农村“三块地”改革,依托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加大宅基地流转、归并力度,建设“四堂间”的升级延伸版——“青春里”养老社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引进创意团队入驻等,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住得近、住得起、住得惯”的家门口品质养老服务,实现了宅基地效益最大化与农村养老品质优化相结合。

通过出台《关于推进全区“青春里”养老社区建设的方案》,明确养老社区的建设原则、建设标准、运营特性和扶持办法,鼓励镇、村以老年人实际需求为导向,结合“三园一总部”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村级收入反哺的实际情况,推进“青春里”养老社区建设和运营,鼓励引入养老专业服务团队运营养老社区,提升服务质量和效能,全力打造奉贤老年人“幸福生活正青春”品牌,目前全区共建成6家“青春里”养老社区。

“椿萱庭”宅基养老点,实现农村老年人“屋里厢”幸福享老

上午10点多钟,位于新寺村骑塘1129号的“椿萱庭”宅基养老点,迎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光。散落在村居各处的老年村民,拿着饭盒陆续赶来,他们坐在餐厅中一边谈天说笑,一边等待美味又实惠的午餐。看着眼前窗明几净、装饰温馨、功能多样的漂亮房子,村民们不禁十分感慨,“这哪里还像是农村的房子呀。”

在“青春里”养老社区的启发下,柘林镇结合农村老人养老的实际需求,利用已有资源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嵌入式轻量级宅基养老点“椿萱庭”,满足老年人特别是空巢、失独等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实现“离地不失地、离房不失房”。同时,以“椿萱庭”为平台推动宅基地流转,盘活农民宅基房,使“椿萱庭”成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双发展”的新亮点。

人们常用“椿萱”来代指父母,椿树长寿、萱草忘忧,带着“椿萱并茂”的美好祝愿。对于老人来说,养老能留在家门口,亲戚朋友都在眼前,生活方式能保持不变,就像在自己“屋里厢”一样,但居住环境更加安全舒适了,而且一日三餐、住宿、日常照顾加一起,全部费用每月大约1500元,经济压力也相对较轻。如今,更多的“椿萱庭”已在路上,实现老年人家门口幸福享老的梦想,已不再遥远。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全区发展和民生福祉,是实现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奉贤区民政局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新需求,围绕让农村老年人“更自在、更快乐、更幸福”这一目标,不断守正创新、勇毅前行。

上一篇:晚睡晚起但睡够时长,算熬夜吗?
下一篇:三部门: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