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学院学生会组织成员成立“同心振乡”社会实践团,以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达仁镇为实践地,于2024年2月18日—25日展开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行之愈笃,知之益明。实践是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的最好途径。根据我校实际,经研究决定,在2024年寒假期间组织开展以“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近年来,我国持续走“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发展极其重要。据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布2023年农业产业强镇名单中,商洛市镇安县达仁镇名列全国200个镇(乡)之中,成为商洛市第五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具有很大的学习价值与意义。我们旨在组织学生回到家乡进行社会实践,以深入了解家乡的发展现状,促进学生对家乡的认知和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运用自身所学知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2月18日,青年学子们从学校集合出发,搭乘着这趟由课堂开往乡土的列车,学子们踏上了家乡的土地,深刻体悟了不一样的民风民情。在田间地头,我们与当地村民深入交谈,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了解他们面临的困难,记录下他们的需求,思考着如何将所知所学化为实际的力量,推动着家乡的车轮滚滚向前。
2月19日,学子们深入村委会,了解家乡党部基础工作,学习当地党史文化。让学子们深刻感受到家乡今非昔比的变化。走向家乡,心系家国,躬身实践,成为越来越多青年学子经风雨、见世面,开阔眼界、增长本领的生动课堂。
2月20日上午,学子们在乡村学校或社区对小朋友们进行支教,关爱留守儿童。青年志愿者们利用当地空闲的简陋教室和器材展开了为当地的留守儿童准备与策划的支教项目,补充乡村儿童缺乏的阅读、游戏、艺术等课外活动,使大学生和儿童在平等对话中共同成长。下午,学子们带队参观乡村振兴示范村,了解家乡茶叶、蚕桑、板栗的生产对这里的经济影响,我们参观茶业基地学习茶叶生产技术,了解茶叶的营养价值,并进行拍摄宣传推广。在这里,我们触动于家乡人民的辛勤于智慧,也深深折服于这里焕发出的无限活力与生机。
2月21日,学子们深入家乡基层,带着慰问品与满满的真诚热切拜访本地村民,深入了解当地居民生活情况,关注本地乡村发展,进行农村闲居生活现状调查。下午,学子们跟随当地工作人员,前往“残疾人之家”,了解当地基层服务情况,并参与志愿服务。和安宁舒适的大学校园相比,这里是另一方天地。参与工作的大多是年轻的学子,他们在此面对的不再是枯燥的公式和理论,而是复杂的实际工程。在实践过程中,学子们锻炼了业务能力和实践本领。唯有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社会接轨、与实践挂钩,才能真正体悟到知识的力量;只有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才能真正地为人民服务。
22日,学子们同当地居民一起,共同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石磨豆腐。并进行全程拍摄。完成后,学子们在对自己制作的“石磨豆腐”进行品尝的同时,也进行这对这里非遗文化调查,并剪辑出录制的视频进行文化宣传。23日,学子们向当地居民学习“皮影戏”,在对皮影接班人进行采访学习的同时,学子们还自发拍摄皮影戏短片,投放于个体社交账号,为家乡文化传播献上一份力量,通过这些活动,青年学子们不仅学到了新的技能,还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学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非遗项目的传承与保护,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重要性和珍贵性。同时也呼吁更多的人可以加入到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行列中。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庆祝。作为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元宵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和民间风情的集中体现。随着实践进程的推移,时间也来到了农历正月十五的这一天。24日,学子们经过详细地组织策划,为当地居民举办了一场小型的元宵晚会,协同留守儿童进行小型的文艺汇演,学子们同当地居民共度元宵佳节。这一天,青年学子们同家乡人民一起点亮彩灯,迎接新的一年,祈求平安和幸福。
离别的日子终究到来,2月25日,青年学子们告别了家乡的村民,踏上了返程的旅途,但这段短暂却又温馨的时光在每一位成员心中都留下了奋斗的种子,我们誓在未来的日子里不负青春,不负使命,努力奋进,用最美的人生姿态振兴家乡。(徐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