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的蜻蛉河,在晨曦中的小镇穿行而过。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金碧镇七街社区是中共云南地下党早期革命领导人之一赵祚传的故乡,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长征经过之地。
过去,红色基因在青山绿水间根植深厚,优秀的家风、村风代代传承。如今,大姚县以“英雄故里 红色七街”为品牌,把红色元素融入村落,建设七街文旅小镇,以产业带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县域“善治乡村”新样板。
七街蜻蛉河段沿线修整一新。人民网 尹馨摄
一条河,一条路
乡村旧貌焕新颜
刚下公交车,站在七街文旅小镇的入口处,大姚县金碧镇范湾村村民郭方兰有点“找不着北”。
同样一条路,十年前她从范湾村走到七街社区用了两个小时,现在乘坐旅游专线公交车,只需要十多分钟。
听闻七街文旅小镇建成开园,郭方兰也来“凑热闹”。眼前干净整洁的青石板路、鲜花簇拥的村舍民居着实让她吃了一惊:“以前就一条土路,上哪找这么好的风景?”
改变,从一条路和一条河开始。
七街社区歹家村的武中丽祖孙三代都住在蜻岭河边,正是见证者。
“以前河水没有现在干净,河道边还堆着垃圾,苍蝇很多。没有路灯,天一黑就不敢出门。”武中丽回忆小时候的光景,遗憾颇多。
如今,眼看着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土坯房也变成粉刷一新的砖混小楼,武中丽脸上满是欣喜的笑容:“近几年变化大,河水更清,村子越来越美了。”
赵祚传故居。人民网 尹馨摄
2020年以来,大姚县累计投入资金2.09亿元,实施赵祚传故居、赵祚传烈士陵园、七街人民公社、萧克将军指挥所提升改造;建设七街红色文化体验街、乡村振兴讲堂、中共地下党大姚寅阶中学联络站展览馆等项目。
2022年,七街红色乡村建设被纳入云南省两个“善治乡村”建设试点项目之一,大姚县对七街社区建设进行再次规划,涉及39个大项143个小项——
对北大沟河道清淤,对七街蜻蛉河段沿线提升改造,重新修整河道,清理垃圾;小镇入口处新建休闲长廊,村民、游客有了休憩、弹琴、唱歌的空间;对310户房屋进行外立面改造,以彩绘、墙画装饰,房前屋后种满鲜花,美丽庭院生机盎然;七街河沿河公路全面硬化,红色文化体验街和传统村落风貌示范街都铺设青石板路面,村里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七街社区实现开窗见绿、出门即景、四季有花。”大姚县金碧镇党委书记张军介绍,红色文旅新引擎为乡村披上“新装”。
新建的休闲长廊可供居民、游客休憩。人民网 尹馨摄
三条线,一片田
文旅融合促产业
随着生态环境变好变美,产业发展也提上日程。
沿蜻岭河漫步,两旁农田里一垄垄、一排排芥蓝和西兰花长势喜人,绿油油、望不尽。
“七街自古就是‘蚕桑之乡’‘文化之乡’,七街文旅小镇也是大姚县重点打造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张军说,与旅游小镇配套建设的,还有万亩高标准绿叶蔬菜基地。
2020年8月,云南福之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到大姚县考察时,一眼便看中了这里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从考察洽谈到项目投产,仅用了5个多月。
当地政府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高效节水灌溉设施5000多亩,大棚600亩。通过福之口等企业的示范带动,解决周边劳动力1200多人,为当地村民增收2800多万元。
如今,蜻蛉河现代农业产业园已经建成,村民在“家门口”即可就业。七街社区培育形成红色文化教育游、田园风光游和乡村风情休闲游3条精品旅游线路,大姚仓西红色文化公园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景区。
七街社区仓西一组的村民歹莉琳家的老房子就在小镇主干道红色文化体验街边,于是她开了一间70多平方米的蚕丝被体验店。
从跟着母亲种桑养蚕,到缫丝制被,歹莉琳已经在蚕桑行业里摸爬滚打四十余年。这几年,产业发展较快,她家也成了村里小有名气的“蚕桑大户”。
每年,歹莉琳都会从大姚各地收购数百吨蚕卷,其中有35吨左右加工成蚕丝被,在自家店里展示、销售,销往昆明、广东等地。
“七街文旅小镇建成后,吸引了更多外地游客前来体验观光,这几天的进店客人比平时多了几倍。”歹莉琳说。乘着旅游发展的东风,她希望自家蚕丝被品牌能“飞”向大江南北。
七街文旅小镇开园后,活化运用红色资源打造沉浸式红色小剧场。人民网 尹馨摄
四字经,五封信
红色精神润心灵
“为国牺牲,算死得其所。”“要做一个读书明理的人。”
刘浩宇只有11岁,在大姚县七街寅阶小学读五年级,当提起赵祚传烈士留下的五封家书,他能流畅地背诵其中的句子。
“学校组织我们参观赵祚传故居,听老师讲起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让我非常敬佩。”他用稚嫩的声音认真地说。
七街寅阶小学迄今已有124年的历史,距离赵祚传故居的直线距离不足1公里,是“建在景区里的学校”。在校长向有福看来,“文化的熏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为此,学校把红色融入德育工作、学科教学和实践体验,编撰红色教育校本教材《红色基因代代传》,开发青少年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研学参观、餐饮体验等红色文化活动。
“学校常组织讲故事大赛、阅读朗诵会等,讲述红军故事,还将赵祚传编写的《农民四字经》编成了快板书,寓教于乐。”向有福说。种种举措,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红色力量,理解家国情怀。
不仅是学校,社区也在行动。
七街社区挖掘整理出红色故事20个,出版红色书籍9部,拍摄专题片、微视频5部,制作红色专题党课6个。147名党员干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00余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0余次……在红色精神感召下,村民们在善治乡村建设中唱起主角。
在大屯村民小组冼杰家的客厅里,4本鲜红的荣誉证书格外醒目,因为勇救2名溺水小孩,冼杰被授予楚雄州第二届“道德模范”称号。
七街社区党委书记歹立仁说:“我们要像治理自己的家一样地治理社区,让更多人自发加入共建美好家园,让发展惠及更多老百姓。”
在这个红色小镇里,红色精神持续赓续传承,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