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信用社会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推动国家进步和民众福祉的重要支撑。同时,信用体系建设也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2024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信用等方面制度规则统一的建设要求,截至目前,我国在信用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涵盖了金融、政务、社会治理和个人信用等多个方面。但是今天,能在社会治理环节的“末梢”,山东汶上县一个小村庄里体验到教科书般的、完整的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及实操案例,是我们尤感欣喜的。
中国社区发展网山东讯(通讯员张峰 潘超平)山东济宁,中都汶上,千年古城,儒风浩荡,“孔子初仕中都宰”,是汶上县第一任“县长”;化行中都,离任留靴,儒家文化曾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有过深入的实践和弘扬;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德为本、信为魂,这正是一脉相承的儒家思想。
两千余载圣迹未泯,时移世换遗风犹存,而今的汶上县,承儒学古训赓续“明明德”精神血脉,传文化薪火再谱“信为魂”盛世画卷。
2024年春节期间,几位做自媒体的朋友向我强力推荐汶上县的庞楼村,据他们说,在国家治理体系最基层的一个小村庄里,他们看到了信用体系建设的完整模版:一百幅墙绘传递了一百个诚信故事;一百条诚信故事又在大喇叭里循环播放;一百部有关诚信的电影在村头大屏幕定时播出;诚信村规、诚信戒律、农户诚信管理制度、村民信用档案管理等自成体系;一百首诚信山歌短视频已着手筹拍;一百个诚信故事连环画正准备集结成册;所有这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可操作及可复制性极强的信用体系建设综合系统,值得借鉴学习,也值得推广。
五月的汶上,春未尽,夏初临,风正好,柳暗花明,按照这几位朋友的指引,我们一行人专程赶赴汶上庞楼村。一到村委会广场,迎面看到的是一幅墙体标语,准确地讲是一幅墙体绘画,让所有人精神一振,我也顿感一种别样的力量从心中溢出,“无形的信用,国家的力量”这十个大字在蓝天下的航母战群与三军仪仗兵组成的画面中显得威严而神圣。目光所至均是华夏,五星闪耀皆为力量,我们所有人都是第一次看到如此有震撼力的墙绘,一致驻足进行了一番饱含激情的议论。
是的,信用是无形的,但一个国家的力量恰恰是这无形的信用给予了有形的支撑,当今世界,无论哪个国家,一旦失去了信用,其后果将会极其严重。 首先,其他国家对失去信用的国家缺乏信心,使国家丧失经济力量。
其次,失去信用的国家也会影响其政治稳定,对民众的满意度及对政治尊重也会大大降低,最终可能导致动荡的局势,破坏政府的治理体系,丧失政治力量。
再次,失去信用、言行不一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僵化国际关系,从而失去对国际事务的主导作用,丧失国家力量。
对“无形的信用,国家的力量”的议论意犹未尽,在绿枝掩映中又看到一幅大型墙绘,五星红旗与国花牡丹为背景的鲜红底色上又是十个大字“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们很多人都知道,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圣人故里曲阜时曾提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从此,习总书记在圣人故里发出的这种“大德”之声,传遍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那些因为“无德”祸害国家的官员被制裁,那些因为“缺德”而视法律为儿戏的恶人被惩戒,那些因为“失德”坑骗他人的奸商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德是一种高尚,德是一种呐喊,为让“德”字铭刻于这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习总书记还强调“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辩证地、精辟地、系统地阐述了法律与道德的内在联系。
随着中国特色的道德文化体系逐步完善,国风暖吹,德行向好,一个清风拂面,日朗月明的盛世中华正沿着民族复兴之路逐步走向国际舞台。
信是德的基石,德是信的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系中,信是延续了传统文化核心中德的内涵,是社会人际关系的根本纽带。而德,则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是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之一。
还没正式进入村子,仅看到刚才这两幅墙绘出现在一个小村庄里,就已经断定,我的这几位朋友没有虚夸。
村子不大,位于汶上境内最高峰的昙山南侧,总面积2.21平方公里,人口1300人,农户330户,后来才听说,这个村还是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重要试点村,各省市前来参观考察的人曾络绎不绝。沿着村中的街道走过去,一路看到的就是一幅幅墙绘,“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季布一诺,价值千金”、“烽火戏国,千金买笑”、“曾子杀猪,不欺幼儿”、“北宋查道,吃枣留钱”。
有一位细心的朋友很快就发现,这每一幅墙绘、也就是每一个故事的标题都是用四言两句组成,很有可能把这一百个故事的标题连起来就是一首关于诚信的四言格律诗。
我们走在村子里欣赏一幅幅精美墙绘的时候,就已经听到了久违的大喇叭声,喇叭里播放的是红四军大柏地借粮和当代一个诚信汽修厂的故事,走到村子的另一头,正好遇到了村里的庞国峰,2019年庞楼村被纳为山东省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时,庞国峰正是这个村的村主任。
借着这个话题的引入,庞国峰向我们谈开了发起“庞楼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初衷,他说:“起初我们是在村子里筹建企业,企业成立后最关键的是要把产品卖出去,我们当时的主要产品是核桃油和各种口味的核桃仁,在卖产品时,客户们问的最多的就是你的核桃油有没有添加别的油,核桃仁里有没有添加剂,大部分问题是涉及到食品安全问题,而几乎所有问题都源于客户对商家的不信任,那时候我就想,做食品的企业最首要的一条就是做出来的产品能吃、不害人,这是最基本的道理。我们的产品早已做到了这一点,顾客为什么就不信呢?
直到有一天我认识了食品行业的一位媒体界朋友,从他那里了解到很多食品行业的现状,知道了食品行业的“互害模式”,才真正意识到只有彻底解决了顾客的信任问题,达到企业说的内容顾客不会再质疑,才能解决产品销售的难题。
加上当年中央一号文件已明确提出,支持市县构建涉农信用信息库,我便沿着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寻找解决的思路,其中也认真阅读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最后决定在我们村里着手进行文件中所说的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于是便找人组织相关的信用故事和典故,搜集相关的信用广播、电影、还制定了以诚信为基础的村规民约及各类信用档案等,我们的本意就是想通过对信用的宣传、推广、让村民们了解诚信的重要性,自觉意识到守信用的好处,让大家都能做到知信,守信,讲信,最终是想达到不但让本村信用建设自称一体,还可以在基层治理环节的最基层,创建一个比较完整的信用体系建设示范”。
济宁,是一座备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历史名城,公元前501年,五十一岁的孔子任“中都宰”,成了“汶上第一任县长”。这是孔子第一次出仕,也是儒家治国理想第一次得到实践。“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强弱异任”、“长幼异食”、“离任留靴”等经典故事,都是孔子在汶上的从政生涯中留下来的。
记得《礼记》与《史记》中均有这样的记载:“鲁定公召见孔子,问他:“用治理中都(汶上)的方法治理鲁国,还会有效吗?”孔子自信回答:“治理天下都没有问题,何况鲁国呢”?
听着庞国峰主任看似简单的叙述,我们愈发领略到作为圣人故里的底蕴与骄傲,从第一任县长孔子到今日的一个村主任,数千年的薪火相传,已将儒家文化融入进了政德教育,让儒家思想真正地走进了现实社会,这也充分证明了儒家思想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在村委会展厅,庞主任又为我们讲解了庞楼村的产业发展现状,展示了已经成型的诚信村规、农户诚信管理制度等,并提到将用山歌和歌谣的形式完成一百部诚信系列短视频,目前已与世界长寿之乡的广西巴马团队签署合作意向,把健康养生与产业发展及信用体系建设融为一体,短视频的采风和取景正在巴马有序进行,以诚信为题材的一百个系列连环画也在准备集结成册。
当我们走出村委会办公室,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村委会小广场已经聚了一些人,大屏幕上正在播放“曾子杀猪,不欺幼儿”的故事。
在走访这个小村庄的一天时间里,我们数次被震撼又数次被感动,近年来,党中央一直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他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灵魂工程,事关全社会每一个人和每一个组织的切身利益。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既要立说立行、真抓实干,又要勇于担当、久久为功,这么一项既庞大又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竟然在一个小村庄里完整系统地得以实践,这不免让我们想起了曾国藩的一句名言:“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方有成事之可冀”。
近年来,很多地方都把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作为引领乡风文明、优化乡村治理的重要举措,但是,在具体的践行环节中,一是要有方法,二是要有创新,三是要有可量化的具体措施。
这一工作的推进,仅靠道德约束、自问自责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文化层面、教化手段、法规制度等多个层面协同推进,把道德伦理的柔性规范与法规制度的刚性约束紧密结合起来,把春风化雨的教化教育和喜闻乐见的接受方式有效结合起来,加强主体信用建设,建立健全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想失信的长效机制,营造“学信、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氛围,若如此,才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信用力量,上下同步,步调一致,才能真正形成“无形的信用,国家的力量”,在这方面,我们认为,汶上县的庞楼村,有非常值得推广的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