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6月26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泰安肥城市:探索农村“以田养老”六位一体新模式

为破解农村养老服务难题,泰安肥城市围绕“以田养老”深入研究、创新实践,即将农民手中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到村集体统筹运作,村级将土地营收反哺用于购买养老服务,制定“六位一体”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方案,并在肥城市安驾庄镇先行试点,取得良好成效,探索出一条“群众安心、服务可及、运营可持续”的农村养老之路。

党建引领,组建一套强有力的两委班子。肥城市将村级两委班子建设作为抓好养老服务工作的关键引擎,通过换届配强领导班子、充实经营人才干部,锻造了一支“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感情上合弦,行动上合拍”的农村两委班子。目前,“以田养老”在安驾庄镇71个村全面铺开,村集体流转土地22140亩,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42.9%,为经济相对薄弱的纯农业村推进养老服务工作提供了资金支持。

统筹资源,着力抓好集体“一块田”经营。“一块田”改革按照“支部引领、户户换田、化零为整、集体经营”的运营模式,遵照老年人意愿,将其土地流转给集体,通过自主经营、托管服务、契约管理三种模式将“一块田”规模化作业,平均每亩增收近1000元。村集体将营收按比例反哺村级老人,用于支付助餐、助浴等养老服务项目,有效破解了经济薄弱的纯农业村养老服务质量不高的瓶颈,实现了集体有营利、政府减负担、老人得实惠的局面。

统筹布局,夯实一个农村养老服务阵地。安驾庄镇通过改建提升、配建嵌入、闲置盘活等方式,统筹整合资源,加强养老服务阵地建设。在镇街层面,开展“1+2”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对镇敬老院投资700余万元进行装修改造,建成农村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将养老服务向全镇老年人延伸辐射;将敬老院闲置房屋低成本租赁给民营养老机构,转型成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将新建工程纳入养老储备项目,建成后全镇可提供养老床位400张,医养结合能力进一步增强。在村居层面,深入挖掘各村资源,精心打造功能完善、各具特色的农村养老服务站。比如,将毗邻农村幸福院的闲置幼儿园纳入村级养老服务整体规划,整合成老年幸福食堂,同时引入太空泥加工项目,吸引村内老年人、残疾人村内就业,所得利润转补到老年人就餐、助浴、助洁等养老服务上。截至目前,安驾庄镇已统筹规划15处小学、幼儿园、厂房等闲置资源,其中3处已转型成为老年幸福食堂,10处筹备建成养老服务站,2处筹备建成养老机构。

凝聚合力,锻造一支农村养老互助服务队伍。以过硬党组织为切入点,整合村“两委”、专业社工、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公益岗等社会资源,多方联动,建立了“1+N”农村互助养老服务队伍。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实施网格化管理,配备网格员定期走访困难老人、收集老人急难愁盼问题及意见建议反馈至村两委;将社会工作站的服务向村级延伸,一村一策制定养老服务志愿服务方案,有针对性的指导村级开展养老服务工作;整合社会公益岗资源,开展老年幸福食堂助餐、委托代办等服务,节约了经济成本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由健康活力老人组成“银龄互助”志愿服务队,鼓励低龄老人与高龄老人结对帮扶,形成养老服务合力。

智慧管理,搭建一个养老服务管理平台。选取条件较好的村作为智慧养老服务试点,投资60余万元安装了“一键通”智慧养老平台,实现了健康监测、跟踪定位、紧急呼叫等功能于一体,提升了智慧化养老服务水平。为老人免费佩戴手环,实时开展血氧、血压、心脏等健康监测和跟踪定位,一经检测异常,村级平台及时给予预警;绑定老人紧急联系人和帮办代办人,实施一键接通,方便老人应对突发情况,工作人员随时处理老人紧急需求,实现了“群众吹哨,服务到位”,全面构建起“有求必应、一呼百应”服务格局。

优化服务,明细一张养老服务清单。安驾庄镇在做好辖区老人基本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包含助餐、助浴、助洁、助医、辅助就业、日间照料、家政服务、休闲娱乐等内容在内的八项“养老服务清单”。服务清单细化基础套餐和老人自选套餐,增强了服务的针对性。截至目前,安驾庄镇已成立了3家养老服务中心、整合了4支居家上门养老服务队伍,累计为864名老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形成“桃仙子照护”居家养老服务品牌。

上一篇: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夜市文化惠民活动精彩纷呈
下一篇: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农耕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