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6日,四川民族学院“孜润乡土,普在心中”志愿服务团队与四川民族学院“凝心聚‘绿’·行在甘孜”社会实践团前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泸定县烹坝镇沙湾村党群服务中心面向当地留守儿童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
活动期间,为深入了解当地儿童及居民对普通话的掌握情况,团队人员对在场的儿童和居民的普通话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充分了解了当地普通话普及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调研结果显示,虽然大部分儿童在学校能够使用普通话交流,但在家庭中,方言仍占据主导地位。而对于一些年长的居民来说,普通话的掌握程度相对较低,在与外界沟通时存在一定障碍。
在沙湾村党群服务中心,志愿服务团队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普通话教学内容,旨在提高孩子们的普通话水平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普通话使用氛围。在课堂上,团队成员为孩子们讲解了普通话的重要性及进行了普通话教学和经典古诗诵读等。我们强调,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是促进交流、增强文化认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随后的普通话教学环节,团队成员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纠正孩子们的普通话发音、传授正确的声调,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普通话水平。孩子们积极参与,认真模仿,现场学习氛围热烈。
经典古诗诵读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该环节采取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孩子们轮流朗诵古诗,并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我们提前准备的小礼品。孩子们声情并茂地诵读着一首首经典古诗,感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在实践中提高了普通话表达能力。
通过开展本次推普活动,成员们意识到了推普的重要性,同时也发现了推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继续加大推普力度,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不仅要进一步提高普通话的普及程度,还要注重提升大家在不同场景下熟练运用普通话的能力。同时,我们也将把推普工作与乡村振兴的其他方面紧密结合,让普通话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有力引擎,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文:胡守伊 | 图:刘静颖、杨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