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志贇 梁宇倩)7月1日,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红色筑梦之旅“再生稻调研科普实践队走进乡村,深入田间地头,调查当地再生稻种植现状,检测土壤理化性质,并对当地农户进行再生稻的种植推广。实践队洞察农业生产,扩大再生稻影响力,为科技兴农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水稻田间调研。通讯员吴淑榕供图
在林文雄教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前往秀屿区乡村振兴研究院下属五四农场。
图为团队在林文雄老师的带领下观察基地成员中药材的种植。通讯员 祁嘉媛供图
团队跟随林教授在稻田间查看今年水稻长势。林文雄教授以田间为课堂,向团队成员讲授了有关再生稻生长的知识以及种植技术。教授形象地将孕穗期的水稻比作人,告诉学生在此生育期的水稻应加大肥料的施用,以供水稻获得充足的养分。
图为林文雄教授在田间向团队讲解再生稻生长过程。通讯员梁宇倩供图
在稻田中,成员发现一些水稻田出现不同程度的卷叶和白穗现象,就此现象向老师询问。林文雄教授解释这是由于今年福建地区持续高温高湿而导致水稻中出现卷叶螟而发生的。卷叶现象表明卷叶螟还是虫卵,此时只要及时处理就可以避免产量受损。然而一旦出现白穗,则表明卷叶螟已经长为成虫,此时水稻产量将大大减少。团队成员对此讲解受益匪浅。
图为团队成员帮助农户进行大豆采摘。通讯员 李云云供图
图为水稻白穗现象。通讯员 吴淑榕供图
期间,团队成员还积极帮助农户进行大豆采摘,完成今年的收获工作,得到农户的热情夸赞,深刻体会到学农助农的乐趣。
图为团队成员帮助农户进行大豆采摘。通讯员 李云云供图
农为邦本,固本兴邦。通过今天的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切实感受到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科技兴农的紧迫,也更加坚定了团队成员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田间地方,助农兴农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