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1月11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长江“源头夕照”:他们在雪山脚下安度晚年

图为治多县幸福敬老院内,老人们在餐厅吃早餐。

上午十点,长江源头的青海玉树治多县幸福敬老院内,阳光静静普照小广场,金色转经筒边身着藏袍的老人弯腰拄拐,牵着吃糖的孩子悠悠踱步,远处皑皑雪山起伏。

图为老人们散步。

“那是护工的孩子,”院长德高笑着介绍,“护工们忙得顾不上家,老人们就把他们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孙儿’,特别疼爱。”

“在这里,我们不仅提供照料,也‘提供’陪伴和慰藉,”德高说,“希望让那些年轻时‘吃过苦’的老人在喜乐中安度晚年。”

图为晒太阳的老人。 

饥饿困苦的青年记忆

走进一间温暖小屋,雕花的藏式木家具明亮整洁,66岁的巴日阿德头带贝雷帽、挺直身板,将干净的白衬衣袖管卷起,认真抄写党员笔记。年轻时,巴日阿德在生产队放牛,“穿着没底子的鞋、破棉絮裹在腿上防寒,”直到18岁去省会西宁当兵,“才第一次穿没有洞的衣服。”

那时乡上没有医生,儿时跟父亲学过一点把脉、抓药、扎针的村支书巴日阿德“兼职”了村医,“骑牦牛、走路,整整一天才能到达病人家。”

才仁求措年幼时与哥哥失散,跟母亲相依为命,四处乞讨为生,“白天穿的破羊皮,晚上解下腰带盖在身上、躺着草皮睡,”十三岁时,妈妈生病去世,她饿着肚子跟村里的孩子一起出去捡蘑菇。

图为医护人员为老人做检查。

“后来,我报名参加乡上的民兵队,”才仁求措回忆,为了背石头下山给牧民垒羊圈,肩膀勒得生疼。“青稞、面粉要赶着牦牛从乡上驮回村子,过河时没有桥,只能趟水过去。”

时过境迁,如今巴日阿德的儿子从卫校毕业,接起阿爸的“接力棒”回到故乡,和同事一起开车驶过父亲当年用脚丈量的路,挨家挨户为牧民“送医上门”,肩上的破牛皮袋已变成药品、器械齐备的医药箱。

图为老人们跳锅庄舞。

而年近八旬的才仁求措依然像过去一样爱穿军装、戴军帽。珍藏的木盒子里,是1979年自己站在天安门前的黑白照片,那时她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青春献给工作和村民,才仁求措一直没结婚,“但我一点也不后悔,身后有国家和政府,心里很轻松,如果哪天不在了,会把我的一切都交给国家。”

图为老人们阅读。

我们真正想给老人们的是一个家

沙加梅老人曾两度因重病转移至省会西宁住院,护工欧江和搭档日夜轮守在病床前,给他喂药、穿衣、擦身、按摩、泡脚,背着他下床行动。

“刚做完手术时,老人情绪不好,说重话、闹脾气,”心急又委屈的欧江无奈之下拨通了院长德高的电话,“院长很理解,也鼓励我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

如今,沙加梅身体渐好,日常起居行动都能自理,他说:“要是没有欧江,我可能活不下来,他就像我的儿子一样。”

图为护工欧江为沙加梅老人穿鞋。

几日前,欧江照顾的一位瘫痪老人去世,“每次推开他的房间门,好像他还躺在那里,笑着看我端饭、倒水,”说到这里,他流下泪。

欧江的双亲早逝,他在敬老院工作多年,服侍过多位卧床不起的老人,“我在家没这样照顾过父母一天,不由地会把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

“虽然我们是在照顾老人,其实和他们互相依赖,”德高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他们的情绪影响着我们,看着老人笑呵呵,就会觉得身上有劲儿。”

午饭时分,德高来到旦沙洛措和久日西然老两口房间探望,今天吃的是青红辣椒炒肉、酸菜粉条和米饭,爷爷边吃边讲了个笑话,逗得奶奶捂嘴直笑。

2017年,老伴去世、没有子女的旦沙洛措和久日西然先后住进敬老院,两人慢慢熟悉、日久生情,便结成夫妻。

“从前一个人在家里,心里的难受没人说,”旦沙洛措说,“现在我俩什么事都一起做,我生病躺在床上,他给我端水喂饭,有他陪着,我就觉得好。”

阅览室内,三四位老人围桌而坐,口中不停念着,“这是草原牧民口耳相传的格萨尔诗篇,”德高说,隔壁房间的老人们正切磋藏棋、缝纫机前忙碌,“他们闲时编织门帘、口袋,放在‘爱心超市’展出、售卖,还把这种传统手艺教给附近学校的小孩子。”

德高介绍,每年七八月,敬老院会组织集中户外活动,选晴好的天气在草山上搭起帐篷,接老人们上山“小住”,一起做饭、跳锅庄、做游戏。“逢年过节,我们陪伴他们的时间,比家人还久。”他说。

图为幸福敬老院广场。

据了解,2010年玉树地震后,治多县先后修缮、新建五所敬老院,目前收养近460名特困供养老人。

“一辈子离不开雪山、草原,老人们无法适应别处的生活,所以我们尽量还原熟悉的生长环境、保留过去的生活习惯,他们才能舒服、放松,”德高说,“物质条件虽好,但我们真正想给老人们的是一个家。”

上一篇:浙江嘉善县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困难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
下一篇:消除“数字鸿沟” 北京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提升老年人就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