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号召,宣传环保知识,服务乡村建设,强化青少年儿童的环保意识,推动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河海大学“红色筑梦”支教团在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严塘镇湾里村开展绿色环保科普教育活动。
支教团成员结合商学院学科特色,根据茶陵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特点,设计出“我们的地球”——环境保护、“认识一度电”——节约用电两门特色课程。特色课程面向8至14岁年龄段学生进行教学,同时,以财商贯穿始终,在科普绿色环保知识、践行环保行动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商科思维,做绿色金融践行者。
“我们的地球”
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地球,一切都是那么的充满活力,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美丽地球,在小朋友的笔下,美丽地球或是彩色、或是有各种各样的生物、或是有奇特的形状。但过渡的开采,植被的破坏,地球已不再是当初美丽的模样。在这时,作为我们渺小的个体,又能够为保护地球做些什么呢?
近年来,“垃圾分类”理念普及开来,为了让这一理念内化于心的同时,又能够让学生外化于行。支教团成员肖一鸣向学生讲解什么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意义、具体如何分类三个方面,课堂是与同学们积极互动,大家课堂参与活跃,环保课堂卓有成效。
在基础课堂的基础上,加入“回收格子”活动。学生需要通过分辨出正确的垃圾,从而跳到对应的格子里去,由此,便证明垃圾回收成功,可转化为与此对应的无形财产,或是一瓶新鲜的空气,亦或是一颗亟需成长的小树苗。课堂活动的加入,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让环保行动更进一步走入孩子们的心中。
“认识一度电”
为积极响应节能减排号召,支教团开展了以“认识一度电”为主题的特色环保课堂。旨在深化学生对电能价值的认识,提升他们的节能意识和环保行动力。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教育环节,学生们不仅学习了电能的基本知识,还了解到了节约用电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活动内容丰富,包括电能的产生、传输、使用和节约等多个方面。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互动游戏和实践活动,深入探讨了家庭和学校中的电器耗电情况,并设计了节能计划。支教团成员陈佳琪作为主讲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节约一度电不仅能减少能源消耗,还能降低碳排放,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影响。此外,通过介绍湖南株洲本地的用电计价方式,学生们对电能和电的消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课堂效果显著,学生们的节能意识得到了一定提升。他们表示将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与家人一起实践节能行动。支教团也将继续推广环保教育课堂,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节能减排的实践中来,共同为建设绿色、可持续的生活环境贡献力量。
随着河海大学“红色筑梦”支教团在湾里村的环保教育活动的结束,孩子们的眼中闪烁着新知的光芒。他们不仅学到了宝贵的环保知识和节能技巧,更在心中种下了绿色发展的种子。在提升孩子们环保意识的同时,激发他们对商科思维的兴趣,培养了他们成为未来绿色金融的践行者。
支教团的足迹虽暂告段落,但其影响却深远持久。孩子们的行动,如同点点星光,汇聚成璀璨的星河,照亮了乡村的夜空。他们将成为绿色理念的传播者,用稚嫩的双手,绘制出一幅幅生动的环保画卷。未来,河海大学“红色筑梦”支教团将继续致力于环保教育的推广,将绿色环保的理念传播到更多乡村,让环保的种子在更多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文:刘瑾怡
图:赵雅丽、李志荣、方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