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与需求
长沙市望城区高塘岭街道总面积69.07平方公里,下辖9村14社区,总人口约14万人,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是望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街道内城乡布局界限分明,社区集聚于辖区东南一隅,环绕望城区政府周边,信息流通迅速,资源丰沛,社区社会组织活跃且有序,各类活动丰富多彩,不仅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精神文化生活也极为丰富。相比之下,位于西北区域的村部,距离望城区政府稍远,发展步伐相对滞后,这些乡村各类资源相对匮乏,留守老人和儿童较多,社区社会组织数量稀少且活跃度低,普遍存在项目管理、活动策划及资源整合能力不足的问题,多数组织近乎“僵尸”状态,村民收入水平较低,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匮乏。
(图为高塘岭街道村社区资源分布图)
二、服务目标
鉴于高塘岭街道城乡发展失衡的状态,2022年,长沙市望城区高塘岭街道启动“五社联动·家园助力站——社区基金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合作项目”,由长沙市望城区社会组织联合会负责实施,并且成立“五社联动 家园助力站”望城区项目组(以下简称为“项目组”),同时特别聚焦望府路社区和具有乡村特征的新康社区,通过一系列创新策略与针对性措施,促进区域交流与合作,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和谐共进。
三、服务策略
项目组以“汇聚五社力量 践行雷锋精神”为使命,探索“1+2+3+N”项目工作模式,即设立一个社区基金,打造城乡两处公益空间,通过“组织联动”“经济联动”“文化联动”三个方面的联动,执行N个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志愿服务项目,促进城乡协同发展。
四、实践过程
望城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在望城区雷锋慈善会设立高塘岭街道“五社联动 家园助力站”社区基金,广泛动员汇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民政社工站、社区、社会组织以及居民个人等多元主体的力量,共同参与到社区基金的发起工作中来。
(一)全方位募集款物,汇聚公益力量
1.线上募集:精准高效,触达广泛
积极探索在腾讯公益、爱星社、支付宝等公益平台进行募集,线上募集平台不仅提供了便捷的捐款渠道,还通过故事化展示、项目进展直播、捐赠者感谢信等方式,增强了捐赠者的参与感和信任感,进一步拓宽了筹款网络。
2.线下募集:深入社区,情感链接
(1)阵地打造,透明募捐。项目组精心打造望府路社区快递外卖小哥红色之家和新康社区慈善超市两处公益空间,不仅可以举办义卖活动,鼓励居民参与公益,销售乡村文旅产品,将部分利润用于支持项目,还是城乡信息匹配的重要窗口。
(图为望府路社区公益空间)
(2)多元活动,激发爱心。通过组织各类募捐活动撬动资源,让爱心人士在“流转智慧”公益讲座担任讲座嘉宾、给“小小拍卖师”义卖活动担任助手,直接参与“让心靠近”城区大学生和乡村小学生结对帮扶活动,有效建立项目与捐赠者之间的情感链接,增强捐赠者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图为新康社区公益空间)
(3)政企合作,资源聚合。积极走访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多家单位和个人签订资源合作协议,吸引丰富的资源为项目提供政策指导、宣传培训、爱心物资等支持。已发动爱心单位和个人认领微心愿10余次,为弱势群体送去温暖与关怀。
(4)专项项目,按需定制。根据服务群体的特殊需求,制定专项公益微项目,如:发动乡贤为富有地方特色的龙舟节慷慨解囊,促进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经济互动,为乡村地区带来活力与机遇;发动糖果、糕点和牛奶厂家为儿童类项目捐赠物资,改善乡村地区儿童的学习与生活条件;发动科技公司为农村小学捐赠10000元现金支持科技类活动。
(图为新康社区农村小学青竹少年科技营现场)
(5)资源置换,创新筹款。探索爱心商家资源置换模式,开展“邻里助力站”系列活动,将城区商家的资源引入乡村,兑换商家提供的优惠券、服务券等。既降低了筹款成本,更彰显了商家回馈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公益之心,实现了公益效益与商业价值的双赢。
(图为“邻里助力站”资源置换现场)
(二)精准实施微项目,共筑城乡协同发展
项目组采取“街道牵头、社区社会组织申报、社区参与、民政社工站陪伴支持”的形式,经项目初审、集体讨论、专家评审等程序,确定立项25个“家园计划”系列微项目。在实施“家园计划”过程中分别从组织、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进行联动。
1.组织联动:织就共融纽带,强化基层活力
基层党组织共融:结对共建,共绘基层新蓝图。项目组积极向街道党委汇报沟通,协助制定详细的村社结对共建计划,并成功促成望府路社区与新康社区、湘江村与湘陵社区、斑马湖社区与六合围村、中南社区与名盛村等村社结对。结对双方签订协同发展协议,明确了合作内容、目标与责任。
(图为“村社结对”共建计划对接会现场)
社会组织共融:跨机构协作,共筑公益新生态。为了更有效服务乡村小学的留守与困境儿童,城区几家资深的社工机构积极主动联合乡村社工机构,构成一个城乡联动的跨机构综合服务团队。团队整合了各成员机构的专业优势,共享教育资源,引入城区优质师资力量进乡村支教,为乡村儿童带来了更多元的学习体验。
(图为望城区社会组织综合党委书记号召各社会组织结对共建)
社会组织与社区社会组织共融:携手并进,共创服务新高度。针对高塘岭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在联动和组织策划方面存在的不足,项目组协助成立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促进中心,携手望城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对高塘岭街道的社区社会组织进行全面摸底,通过集中培训、分批授课、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促使社区社会组织在项目管理、活动策划、资源整合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图为高塘岭街道社区社会组织集中培训)
2.经济联动:搭建经济桥梁,激活乡村引擎
新康社区“e路同行”微项目对接望府路社区的传媒推广资源,合作为“胡氏木雕”“邱氏腐乳”“裕源糟坊酒”等乡村传统文化与特色产品制作推广视频,在线上线下同步绽放光彩,为这些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乡村瑰宝开辟了全新的销售渠道。胡氏木雕上线第一天就获得北京网友的青睐,邱氏腐乳首条链接在六分钟内创下百单销售佳绩,裕源糟坊酒当天更是热销至售罄。订单量的增长,乡村经济的激活,是城乡经济联动发展的生动实践。
(图为“城市新农人”亲子种植收获季)
如果说“e路同行”项目是数字赋能的典范,那么“城市新农人”项目则是农耕新风尚的实践先锋。通过菜土认领、亲子种植、蔬菜义卖等一系列活动,搭建起一个城乡互动的平台。城区居民在这里体验到农耕的乐趣,孩子们在劳动中学会珍惜与感恩,而乡村则因此获得更多的关注与支持,经济活力显著提升。
3.文化联动:传承文化瑰宝,共绘精神家园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审美趣味的多样化,新康社区别具特色的花鼓戏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项目组引入社会组织和艺术学院大学生志愿者,以“一老一小”志愿服务为核心,推动新康戏乡文化的传承与复苏。
(图为在农村小学开展戏曲元素系列活动)
戏曲爱好者茶话会让来自城市的戏曲票友们与乡村的资深戏迷们围坐一堂,茶香袅袅间,分享着各自对花鼓戏的深厚情感与独到见解,是文化的交流,更是心灵的碰撞。戏曲课后服务活动让孩子在趣味中感受戏曲魅力,了解戏曲知识、倾听经典唱段、观看表演片段、制作戏曲脸谱等。乡村孩子逐渐对本土戏曲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与认同感,城区孩子则将这份文化瑰宝带到校体艺节上展示,让戏曲文化在城区校园内绽放异彩。艺术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到新康社区进行戏曲元素墙绘活动,一幅幅生动的戏曲墙绘作品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还成为传承与展示戏曲文化的重要载体。
(图为湖南外贸职业学院艺术学院大学生志愿团队进行戏曲元素墙绘)
(三)产出成效
1.创新筹款模式,树立社区基金典范。自"五社联动 家园助力站"社区基金设立以来,凭借线上线下融合的创新模式高效筹集款物31万余元,树立了高塘岭街道社区基金的典范,带动街道23个村社区相继成立各自的社区基金,截至目前,已筹集款物超过196万元。
(图为爱心募集表彰大会现场)
2.共享整合资源,筑牢长效发展基石。社区基金在持续劝募活动中,已与39家组织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为社区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已有多家组织陆续为乡村小学捐赠“宝贝小屋”“阅读小屋”,多个爱心人士签订月捐协议资助困境儿童。
(图为“宝贝小屋”“阅读小屋”爱心捐赠现场)
3.提升社会组织,增强基层治理动能。协助成立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促进中心,推动191家社区社会组织成功备案,17家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基金微项目运营,开展活动85场,服务超3000人次。五社联动服务经验在全区引起关注,推进成立望城区乔口镇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促进中心,并指导该镇32家社区社会组织备案。
4.活跃志愿队伍,促进城乡文化交融。试点村社两个志愿服务站策划实施11个社区志愿服务项目,新注册志愿者1132人,活跃度占比65%,志愿服务时长超11000小时。志愿者深入村社开展环境美化、文化宣传、扶贫帮困、技能培训服务,配合社工开展城乡特色手工艺品展示、传统民俗体验日等活动,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了城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图为志愿者前往敬老院走访慰问)
5.推广城乡协同,焕发城乡活力。项目组成功将城乡协同发展理念推广到其他村社区,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和农村“五治”方案,构建以美丽宜居村庄为主线,农旅企业为辅线的发展模式,形成一批“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的农旅融合产业品牌。整合村现代农业、农耕文化和特色民宿等农旅资源。湘江村、六合围村的“农趣垂钓”“认领菜田”“农耕研学”吸引到大批城区上班族们变换场景去感受乡间田野的空旷清新,享受身心放松愉悦。
(四)总结反思
1.领导高度重视,奠定坚实基础。在项目推进期间,项目组得到了街道党委和社区书记的全力支持,他们主动加入社区基金管委会,以实际行动深入基层治理工作。从项目启动到实施,他们始终保持密切关注,不仅为项目组提供了全程指导,还贡献了大量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领导层的全力支持和深度参与,为项目的稳定、有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高塘岭街道党委和项目组成员共同商讨基金使用方案及项目规划)
2.需求导向与资源整合,提升服务效能。项目组在项目设计之初就确立了清晰的工作思路,即根据落地村社的需求来确定目标、制定策略并配置资源。这一流程帮助我们精准地发现并解决村社区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善于找准切入点来动员与整合资源,并提高“五社”的参与度,提升了服务效率和质量,也促进了城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
3.精准定位与本土策略,破解筹资瓶颈。社区与村部在资源禀赋、环境条件及操作模式上存在显著差异。社区在募集方面具有多样性和创新性,在丰富的爱心公益活动和广泛的商户资源支持下,成功探索出商户资源置换模式。村部在资源上相对有限,主要依靠村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借鉴社区的成功经验,也开始探索适合村部自身特点的筹款模式,注重培养本地乡贤资源,通过组织龙舟赛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鼓励他们在重大节气或特定场合下进行捐赠,为村部筹集资金提供支持。通过实施精准定位与本土策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社区与村部逐步破解筹资瓶颈,为城乡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拓宽筹资思路,强化现金筹集。鉴于雷锋家乡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即本地人认为实物捐赠能更直接地解决燃眉之急,倾向于以捐物的方式表达善意,导致社区基金的物资捐赠远远多于现金捐赠。项目组将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普及现金捐赠的积极意义和成功案例,让爱心人士理解现金捐赠在灵活性和长期支持方面的优势,逐步提高现金募集的比例和效率,为城乡协同发展和社区治理提供更加坚实的资金保障。
作者: 邓妙 殷曼 长沙市望城区社会组织联合会
指导:孔洁 系长沙市望城区民政局雷锋慈善会秘书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