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21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初心护蕾 守护花开”防性侵教育小组活动案例

一、小组活动背景

近年来,性侵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及弱势群体的性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薄弱,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儿童性侵害问题形势依然严峻,留守儿童群体的家庭监护缺失情况广泛存在,农村儿童在缺乏有效监护的情况下,更容易成为性侵害的受害者。同时,由于农村学校及社区的自我保护教育及基础生理教育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儿童往往对性侵害的认知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她们对性侵的认知、预防能力和应对技能,2024年8月28日-2024年9月21日期间,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清塘铺镇社工站在洞天村开展了“初心护蕾 守护花开”防性侵教育小组活动。

二、小组基本情况

(一)小组名称:“初心护蕾 守护花开”防性侵教育小组

(二)活动对象:益阳市安化县清塘铺镇洞天村留守儿童

(三)参与人数:8人

(四)小组类型:教育小组

三、小组目标

(一)总目标

加强未成年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未成年对性侵的认知、预防能力和应对技能。

(二)分目标

1.建立正确的性观念和心理防线。

2.法律知识宣传重点讲解性侵的定义、类型、危害及预防措施,提高参与者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传授实用的自我防卫技巧和心理调适方法,增强应对能力,在面对性侵威胁时,自我防卫技能能够让他们迅速做出反应,采取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从而降低受到侵害的风险。

4.通过情景演绎、视频、以及性侵的真实或可能场景,让家长和孩子能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性侵害的危害,提升家长对性侵问题的重视度。

四、理论方法

(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的视角,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通过观看警示片、情景再现、主题讲座等方式,增强未成年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技能。

(二)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认为人类行为是一个学习过程,强调人的行为、思维、情感反应方式和行为受到直接和间接经验的共同影响;行为与环境具有交互作用,即人与环境相互影响,人的行为是认知、行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强调了认知的重要性,观察和模仿学习是学习的重要过程,个人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有选择地去接受和回馈信息;强调通过观察别人的某种行为受到赞赏或惩罚就可以得到强化。

在小组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强化正确的行为,树立正确的榜样去引导集体甚至社区儿童行为。

五、小组招募

1.通过微信群发招募10-12岁的学生对象。

六、小组计划

(一)小组活动第一节:小组规范我来定

1.活动目标:协助小组成员彼此认识,形成小组;澄清小组目标。让组员之间有个初步了解;建立小组规范,形成小组契约。

2.活动内容及流程:社工自我介绍并组织组员之间互相认识;社工与组员一起玩《看字说颜色》《谁的速度快》等游戏;制定小组契约;小组成员自我介绍;组员分享本节小组的感受,并告知下一节的活动时间及内容。

(二)小组活动第二节:“认识身体红绿灯,守护自我安全线”

1.活动目标:观看学习视频;认识身体的红绿灯。

2.活动内容及流程:回顾上节小组内容,并引导出本节小组内容;普及性知识,生理结构、性健康;认识身体的红绿灯;在图画中标出身体的隐私区与安全区,以检验他们对自我保护知识的了解程度;组员分享本节小组的感受,并告知下一节的活动时间及内容。

(三)小组活动第三节:“法律之光,照亮安全路——法律知识宣讲”

1.活动目标:开展防性侵知识讲座、增强组员的防范意识

2.活动内容及流程:司法所工作人员为小组成员开展了深入浅出的防性侵知识讲座。主要从性侵的识别、预防到应对策略,逐一进行了解读,并结合真实案例,让复杂的法律知识变得通俗易懂;通过有奖问答的方式,激发组员的积极性,并巩固所学的法律知识;组员分享本节小组的感受,并告知下一节的活动时间及内容。

(四)小组活动第四节:“携手共筑防线,家长意识觉醒”

1.活动目标:普及性侵的定义、类型、发生场景及施害者的常见特征。

2.活动内容及流程:回顾上节小组内容,并引导出本节小组内容;邀请小组成员和家长一起观看情景演绎的视频通过模拟真实或可能的性侵场景展现给组员们;引导组员和家长一起讨论本节活动的内容,让家长深刻的认识到防性侵的重要性和普遍性;组员分享本节小组的感受,并告知下一节的活动时间及内容。

(五)小组活动第五节:“勇敢防卫,自我守护”

1.活动目标:掌握自我防卫技能

2.活动内容及流程:回顾上节小组内容,并引导出本节小组内容;通过教学视频自我防卫技能;你问我答:根据视频播放内容、虚构活动场景,回答相关的应对方法;组员分享本节小组的感受,并告知下一节的活动时间及内容。

(六)小组活动第六节:“守护之花,绽放光彩”

1.活动目标:检验学习成果。

2.活动内容及流程:梳理小组活动学习到的内容,巩固所学内容;邀请父母和组员一起参加防性侵知识答卷,增进亲子关系、提升安全意识;组员们在一起分享自己学到的心得体会和感想,表示以后一定会好好保护自己,避免遭受伤害。

七、总结评估

(一)过程评估

在小组初期,社工与组员之间的关系显得较为疏离,这主要是由于彼此之间的不熟悉和初次接触的陌生感所致。为了打破这种疏离感,社工精心设计了《看字说颜色》、《谁的速度快》等破冰游戏,并组织了详细的自我介绍环节。这些活动有效地促进了社工与组员、组员与组员之间的初步了解和信任,成功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为后续的小组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小组活动的深入,社工细心观察了每位组员的参与情况。在初期,个别组员因内向或不好意思而显得较为拘谨,但在社工的耐心引导和其他组员的热情带动下,这些组员逐渐放开了自己,开始积极参与互动。社工通过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形式,确保每位组员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舒适感和归属感。同时,社工还在每节活动中设置互动环节,并奖励小礼品,这一举措极大地增强了组员参加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在小组活动中期,社工组织组员们分享他们对每一节活动的感受与建议。这一环节不仅让社工及时了解到了组员的真实想法和需求,还为活动的持续优化提供了宝贵依据。对于组员反馈的活动内容或形式上的不足,社工能够迅速作出调整,确保活动更加贴近组员的实际需求和兴趣。这种灵活的调整机制有效地提升了小组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进入小组活动后期,小组关系趋于稳定,组员们对活动流程和内容也更加熟悉。这一时期,组员们的活动参与积极性持续高涨,不仅在活动中积极互动,还在活动外形成了有效的沟通方式。然而,随着交流的深入,一些组员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对此,社工及时介入,通过引导和调解帮助组员们化解矛盾,恢复了小组的和谐氛围。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社工的调解能力,也增强了组员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小组活动结束时,组员们对自身在活动中的收获表示了高度认同。他们不仅学到了防性侵的相关知识,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还结识了新朋友,拓展了社交圈。更重要的是,组员们在小组结束后仍能保持活动时期的交流沟通,形成了稳定的社交网络。这一成果充分证明了小组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八、成效及反思

(一)参与者数量、满意度及社交能力表现

参加活动的组员的参与率达到了100%,组员们参与活动的的积极性逐渐提高,由刚开始需要社工引导到后面能够自主参与,对小组活动的满意度达到100%,均表示有所收获,通过活动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界限,学会识别潜在的危险信号,在面对性侵威胁时,自我防卫技能能够让他们迅速做出反应,采取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从而降低受到侵害的风险,从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80%通过破冰游戏相识,在活动中互相帮助,建立了良好的友谊。

(二)小组凝聚力

通过互动游戏,100%的小组成员均对小组成员建立比较深厚的感情,对小组身份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小组结束后保持良好的关系。

(三)目标达成情况

经过小组的开展,80%小组成员能够积极参与活动与社工互动,与其他儿组员之间相互帮助,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强。100%的小组成员通过活动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界限,学会识别潜在的危险信号,在面对性侵威胁时,自我防卫技能能够让他们迅速做出反应,采取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从而降低受到侵害的风险,从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九、工作反思

1.本次教育小组,目标是通过活动的开展加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未成年人对性侵的认知、预防能力和应对技能,通过观看警示片、情景再现、主题讲座等方式,增强未成年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技能,确保社工分享的知识的专业性。

2.活动过程中要考虑到组员的身心情况,游戏难易程度等要根据情况进行调整,结合游戏等形式吸引组员的注意力,激发组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要关注组员的参与情况,如果有遇到困难的组员,应及时提供帮助,提升组员的参与热情。

3.活动不仅要关注组员对防性侵知识的掌握情况,还需要关注小组中组员之间的气氛、沟通方式、权力结构等,在小组气氛低沉时以参与式游戏调动组员的积极性,在小组内出现冲突时及时引导。(益阳市资阳区慧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李聪 李汶萍)

上一篇:江西玉山县首届小学生听力大赛在端明小学举行
下一篇:北京市东城区:前门街道“与爱‘童’行 护航成长”光影小课堂开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