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6月,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联合国部长级禁毒国际会议,会议通过了禁毒活动的《综合性多学科纲要》,从1988年开始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号召全球人民共同解决毒品问题。
今天,2021年6月26日,是第34个国际禁毒日。
“我也要做一名志愿者,为抗击疫情做点实事。”这是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禁毒社工余戈的服务对象董某积极投身抗疫战争时说的话,作为曾经的药物滥用人员,董某是如何脱离“毒爪”,创业成功、步上生活正轨的?他又是如何由一位被救助者,在救助他人的道路上一路前行的?
“我想找份工作自食其力”
今年39岁的董某,拥有一家800平米左右的中型汽车维修公司,每日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董某的现状可以说令人羡慕,但是这样美好的生活,对三年前的董某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2014年,因为婚姻失败、失去工作,董某的生活一度陷入阴霾。人生的低谷时刻,朋友拿来的白色粉末,让他迷失了自我。被拘留后,逐渐清醒过来的董某想要回归到正常社会,可是找工作过程中,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却成了他的拦路虎,董某悔恨不已,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从临时工做起,创业成功当老板
三年前,余戈初见董某时,他被责令社区戒毒,自来熟的他很直白地拜托我帮他找份工作,他想自食其力,不想再碌碌无为。
余戈感受到董某的真诚,也为他的遭遇惋惜。深入的沟通后,余戈便给予其鼓励,与他一起分析了自身的优势和环境,一起设定了关于就业的小目标:多方位考虑,先就业、后择业。他原本是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公司的员工,专业技术在公司里是数一数二的,在余戈看来,他是很有能力且有热情的人,这样的能力不应当被浪费或者用到歪路上。
之后的半年里,为了维持生计,董某去了餐厅打临工,余戈经常和他联系,他也总是会抽空主动与余戈交流他的生活日常和感受。董某慢慢适应了,却一直没有放弃目标。机会总是会找到努力的人。他的朋友开了一家汽车维修公司急需技术人员,由于技术精湛、吃苦耐劳,很快他成了公司的督导。一年半后,董某的朋友另谋发展,董某考虑再三后,决定筹集资金盘下他朋友的店面。余戈鼓励他:“既然定了就要全心投入,对自己负责,但是凡事也都要考虑到风险因素,要客观衡量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此后,经过不断地辛苦付出,董某接手的汽车维修公司生意愈发红火,经营得非常令人满意,董某如他所愿过上了正常的社会生活,很好地适应了环境。
“我也要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力”
2020年2月初,新冠肺炎疫情不断蔓延,董某看到医务人员逆行抢救生命,民警连续奋战值勤,深受感动,“我也要做一名志愿者,为抗击疫情做点实事。”他在公司门口张贴了告示,安排工作人员为人民警察和医护人员的车辆免费检查故障、补胎、充气、换灯泡并提供上门搭电等应急服务。期间,他每天一早赶往现场直至深夜,好几次,他接到求援电话,连夜赶到高速公路上,帮忙把抛锚的汽车用拖车拖回修理厂,全力抢修。
虽然彻夜不眠,但董某总是不亦乐乎,“我对自己这修车水平还是相当有自信的,这是我的老本行啊,绝对不耽误执行公务。”望着一辆辆抢修好的汽车徐徐开出修理厂,董某心里满满都是自豪和感动。
目前,已有50多辆汽车得到董某的服务,同时,他还为附近的高速公路检查站送去了600个口罩和20套防护服。切实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以下简称自强总社)于2003年12月在上海市民政局注册成立,业务指导单位是上海市禁毒办。自强总社是中国大陆首家专业从事禁毒社会工作的社会组织,也规模最大的一家。在上海13个区(除浦东,松江,奉贤)设立工作站,156个街道(镇)建立社工点,共有855名禁毒社工(平均年龄36岁,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3%,持有专业资质(社工师、心理咨询师)占71%),为全市4.7万余名上海户籍的登记在册的药物滥用人员以戒毒康复为主的专业综合社会服务,帮助他们戒毒康复,恢复社会功能,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有效提高药物滥用人员的戒断巩固率,降低复吸率,为上海的禁毒事业和社会稳定做贡献。
在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自强社工”的共同努力下,多年来,自强获得了多项殊荣,包括“全国先进社会组织”“5A级社会组织”“上海市社会工作示范单位”“上海市先进民间组织”“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试点工作优秀组织单位”“全国优秀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一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