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7月22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 “傩艺传薪・非遗焕彩” 三下乡实践活动纪实: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 “傩艺传薪・非遗焕彩” 三下乡实践活动纪实: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

前言

为响应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号召,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 “傩艺传薪・非遗焕彩” 乡村振兴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 6 月 29 日至 7 月 5日深入抚州市南丰县三溪乡石邮村,开展了以 “非遗传承 + 乡村振兴” 为核心的系列实践活动。实践队通过文化探寻、生态体验、教育关爱、医疗服务,问卷调查等多元形式,在非遗保护与乡村发展的交汇处,书写了青年学子服务基层的生动篇章。

初探傩文化:触摸千年非遗的文化根脉

6 月 29 日,实践队初抵石邮村便开启了傩文化探索之旅。在非遗传承人叶根明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傩神庙,了解傩文化起源,近距离观摩神秘的傩面具与铿锵的傩戏表演。队员们还亲身体验傩舞基本动作,在一招一式中感悟非遗传承的耐心与匠心。此外,实践队走访孝行坊、烈女坊等古牌坊,从斑驳石刻中解读石邮村的孝道文化、科举荣光与家族记忆,深度触摸古村的历史脉络。同时,团队发放调研问卷,收集村民对傩文化的认知与建议,为后续实践奠定数据基础。

健康护航:医心向党守护乡村安康

7月1日,实践队邀请临床学院封木忠老师及其医疗团队开展 “暖心义诊护安康” 活动。老师们进行心肺复苏实操教学,通过模拟人演示、分步指导,提升村民应急自救能力。现场设置血压血糖检测、体重身高测量等区域,为村民和老党员提供精准健康服务,针对异常指标给予用药建议。队员们还带领村民学习八段锦,在传统养生中焕发活力,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者初心,为乡村健康保驾护航。

情系童心:非遗传承与安全教育的双向赋能

7 月 2 日,实践队在石邮小学开展 “舞动傩心,快乐起航” 主题活动。队员们与孩子们共同为傩面具上色,讲解傩文化故事,指导上色技巧,让非遗在孩子们的画笔中焕发新生。针对夏季溺水高发问题,实践队通过案例讲解、动画演示和现场互动,开展防溺水安全宣讲,孩子们积极参与问答,“不能私自下河游泳” 等安全知识深植于心。活动最后,队员与孩子们用无菌黏土创作,憨态可掬的动物、创意十足的造型在欢声笑语中诞生,拉近了彼此距离,诠释了寓教于乐的实践理念。

躬耕生态园:在田间地头读懂乡村振兴

7 月 3 日,实践队走进美祺生态园,开启 “身入生态园,绘就振兴篇” 实践。在玉米地中,队员们顶着烈日体验掰玉米,粗糙的玉米叶划破皮肤,汗水浸透衣衫,让他们真切体会到 “粒粒皆辛苦” 的深意。随后,队员们用玉米苞叶投喂黑山羊,与养殖人员交流现代化养殖技术,从智能化设备到精准防控体系,见证特色种养与现代农业融合的创新活力。此次体验让 “乡村振兴” 从口号变为队员心中沉甸甸的责任,他们表示将以专业知识助力乡村发展。

童声导览:古村文旅的青春解码

7 月 4 日,实践队邀请当地小朋友刘海糖、吴思璐担任 “小小旅游推荐官”,探寻石邮村 “傩” 韵风华。在小向导带领下,实践队走访傩文化广场、傩神庙,了解每年正月十六的傩舞盛事;钻进古巷,聆听孝行坊、烈女坊等古牌坊的历史故事;走进傩文化展馆,观赏傩戏面具、服饰等道具。队员曾德玲结合走访绘制详细旅游地图,助力外地游客便捷了解石邮村,推动傩文化传承与乡村文旅融合。

校警联动护安全:石邮村筑牢儿童防护网

为提升乡村儿童安全意识,实践队联合南丰县三溪乡派出所,于7月5日上午开展“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安全教育活动,同步推进禁毒、反诈、食品安全知识普及。

防溺水教育为核心,通过播放真实溺水案例视频、播放竹竿救援等实操教学,向儿童讲解“六不准”原则。随后,开展禁毒宣讲;结合乡村常见的网络购物诈骗、冒充熟人诈骗案例进行反诈科普;实践队通过讲解食品保质期的重要性,以及不食用三无产品,筑牢饮食安全防线。校警联动的实践模式,以“理论+实操”的形式,有效提升儿童自我保护能力,为乡村儿童安全成长提供保障。

青春力行,共绘振兴新篇

 从傩文化的深度探寻到乡村生态的躬身实践,从童心港湾的温暖陪伴到乡村健康的医疗守护,实践队用七天的行动,诠释了 “非遗传承 + 乡村振兴” 的实践理念。队员们在汗水中理解农耕艰辛,在画笔中传递非遗魅力,在义诊中践行医者担当,将青春理想融入乡村发展蓝图。未来,实践队将继续深耕乡土,推动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让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时代光彩,用青春智慧书写更多基层服务的动人篇章。

作者:王萍萍

摄影:杨婷 王萍萍 刘琳

投稿人:曾德玲

 

上一篇:墨彩染凉山,书香筑童梦——“彝”火相传实践团开展彝族儿童陪伴教育活动
下一篇:田野中生长的青年创客:从皖北水乡到创业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