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8月02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福州工商学院学子“寻源之旅”:童心绘碧水,童声诵清流

七月的蝉鸣伴着潺潺水声,福州工商学院“寻源之旅”社会实践队将实践搬至课堂。他们以“青春河小青之名,守护家乡母亲河”为旗帜,在这个夏天,用一堂融合知识、诗意与行动的公益课,在小学生心中播撒下守护碧水的种子。

图为团队成员叶东琳与陈桐灵与小朋友互动的过程照

在精心设计的“童心护水”课堂上,“寻源之旅”的志愿者们化身水知识引路人。课程紧扣“听得懂、感兴趣、能践行”的目标,将抽象的环保理念化为生动的体验。孩子们认识了水的十二种美丽名字——从浩瀚的“洋”到奔涌的“江”,从静谧的“湖”到清冽的“泉”,在具象化的描述中感知水域的多样与珍贵。古诗词的吟诵让课堂流淌起文化清泉,“天门中断楚江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李白的豪迈、王之涣的壮阔,将江河湖海的诗意画卷展现在孩子们眼前。

图为实践队为小朋友讲解水的形成和认识水的来源

游戏化的互动点燃了探索热情。“水体分类大闯关”让孩子们在挑战中清晰区分江、河、湖、海;剖析“水污染来源”时,工业废水、农业化肥、生活污水的图文展示,让孩子们直观理解污染的危害。安全小知识环节则巧妙融入生活场景,教导孩子们“及时关紧水龙头”、“用洗菜水浇花”、“不往河里丢垃圾”,把“节约用水”、“爱护环境”的种子埋进日常。最动人的是“你眼中的江河湖海”环节,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心中的清澈家园,稚嫩的笔触下是他们对青山绿水的真切向往。“这种把知识变成游戏、把古诗融入环保、把行动落到生活的课堂,孩子们怎能不爱?”陈老师由衷赞叹。

图为上课时游戏环节

图为小朋友画画照片

实践亦是深入的观察与思考。团队系统讲解了“河长制”的内涵,让孩子们和居民了解政府守护河流的机制。目标河段环境改善,数百名小学生成为“小河青”,创新的“童声童画”宣传模式惠及沿岸社区。一条“高校创意赋能 + 童心力量驱动 + 社区政企协同”的护河新路径逐渐清晰。

图为“寻源之旅”实践队与小朋友的合照

展望未来,“寻源之旅”步履未歇。团队正致力于将此次实践中广受欢迎的“水的十二种叫法”、“护水古诗课堂”、“环保互动游戏”等特色课程模块化、标准化,打造一套可复制的“童心护水”课程包,期待惠及更多地区的孩子。他们计划深化与地方河长制工作的联动,探索开发适合青少年的简易河流观察记录和水质监测工具包,让科学护水从课堂走向河岸。同时,积极寻求与环保企业合作,将孩子们创作的优秀护水主题画作转化为公益宣传品,让童心的力量传播得更远。

图为“寻源之旅”实践队与小朋友的合照

“寻源之旅”,寻的是万物生命之源,亦是生态文明的未来之源。当童真的认知被水的奥秘点亮,当古诗的韵律汇入环保的乐章,当稚嫩的小手开始守护身边的河流,清澈的希望便在家乡的土地上汩汩流淌。这群青年以知识为舟,以童心为桨,不仅溯源而上探寻水的真谛,更顺流而下播种绿色的明天。他们证明,守护母亲河的壮阔征程中,青春智慧与童心力量交融,终将激荡出建设美丽中国的不竭清流。(通讯员:叶东琳、陈桐灵、吴耀彬 、丁景茹、郑慧燕)

上一篇:沙绘红岩魂,旗帜扬心间|红岩火种·青渡三江队三下乡Day5纪实
下一篇:湖南科技大学物电学院“雾里有光·情满白田”实践团“三下乡”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