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8月05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幸福信使”突击队:青春激活红色文旅,实践赋能乡村振兴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紧扣红色文旅赋能乡村发展导向,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幸福信使“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于2025年7月16日至17日前往河源市东源县康禾镇曲龙村,围绕当地“红色文旅融合”特色,聚焦民宿业态与红色文化的结合路径展开专项调研,着力挖掘产业活力与创新融合模式,以青年力量助力地方发展。

 

图1为幸福信使“百千万工程”和曲龙村红色讲解员杨年香合影。徐梦锶 供图

【星火溯源,从红色文化里汲取振兴力量】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如何让红色基因成为发展的“动力引擎”?队员们踏入河源市东源县曲龙村,于古旧巷道与红色遗址间,解锁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的“曲龙路径”。

图2为幸福信使“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参观杨氏宗祠。徐梦锶 供图

在曲龙村村干部杨年香的带领下,团队探访了曲龙村红色遗址——杨氏宗祠遗址。展室内,史料无声镌刻峥嵘岁月:农会与党支部的斗争历程系统展陈,赖民等烈士的不屈事迹令人动容,村民议事场景与红军标语真迹相互映照,生动还原军民同心的革命热血。

图3为幸福信使“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采访赖民后代赖新泉。徐梦锶 供图

走访途中,团队有幸采访到赖民烈士后代赖新泉。座谈间,他追忆家族与革命的渊源,坦言:“红色精神是家族的传家宝,更是曲龙村的宝贵财富,要让更多人知道这些故事。”这与乡村振兴战略中“传承红色基因,留住乡村文化根脉”的理念深度契合,红色文化所蕴含的革命精神与奋斗意志,正是乡村文化根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青春寻脉,让红色薪火在研学中生生不息】

依托深厚的红色历史底蕴,曲龙村打造了独具特色的 “田坑民宿文旅村”。其中的“林语山居民宿”融合当地红色资源,以特色研学夏令营为载体,走出了一条红色文旅与乡村体验深度融合的特色之路。队员们抵达后,先后走访民宿研学基地、与民宿运营负责人开展访谈,并与参与研学活动的青少年进行深入交流,详细了解项目课程设计、活动开展成效以及当前面临的实际困难。

图4为队员们采访林语山居民宿负责人。徐梦锶 供图

调研显示,自去年起,该民宿创新开展“小小民宿主”“小小村书记”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以民宿管理员身份参与运营,在行为习惯养成中体悟乡村服务温度,并以“红色接班人”视角探索村庄红色资源运用与发展路径。然而,受经费短缺等因素制约,红色研学路线难以持续开展,融合发展陷入瓶颈。

目前,林语山居民宿正努力突破困境,向“河源红色文旅融合的亮眼名片”迈进,初步尝试探索将红色基因植入乡村体验场景。调研团队将紧扣“红色资源如何与民宿业态深度融合”这一核心命题,深入挖掘困局下的破题路径,力求为红色文旅与乡村民宿的特色化发展、红色资源的活化传承,提供青年视角的解决方案。

图5为队员们在曲龙村赖民故居进行实地调研。徐梦锶 供图

通过本次实践调研活动,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根脉,红色文旅与乡村体验的融合能为红色基因的传承注入活力。未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幸福信使“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将立足青年视角,以调研成果为基石,深耕红色文旅与乡村民宿的融合之道,让红色基因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持续焕发澎湃动能。(作者:陈沛宜 何欣希)

 

上一篇:携手设计师,大金中央空气系统如何赋能理想居家空间
下一篇:等风起时:南京师范大学志愿者跨越四千公里的特殊儿童关爱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