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8月04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医心为炬,点亮星光“世界孤独,爱是动词”

随着社会各界对孤独症群体关注度的日益提升,一系列暖心政策持续落地。2024 - 2028年,教育部联合中国残联等多部门积极行动,将孤独症儿童纳入特殊教育统筹,致力于持续提高其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孤独症学生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升。全国人大代表也纷纷建言献策,围绕职业教育与就业扶持、免费筛查与康复保障、家长赋能等方面提出提案,为孤独症群体的未来勾勒更美好的蓝图。在这充满爱与希望的时代背景下,2025年7月6日—7月15日,我院“星星之光”实践团秉持“厚德惠生,博极医源”的初心,投身“三下乡”社会实践,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为孤独症儿童送上深切的关怀。

图为7月1日团队成员在实践地点合影(吴忆江供图)

在研讨中,打磨“有温度的方案”

实践活动伊始,团队成员与南京爱睿思家庭教育心理咨询中心的汤贺闲老师进行视频连线,共同进行理论学习。汤老师详细剖析了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特征,阐释了孤独症儿童看似难以理解的行为背后,所蕴含的独特感知世界的方式。团队成员全神贯注,认真记录要点,积极提问互动。在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后,团队成员与汤老师共同商讨活动方案。从活动流程的先后顺序,到每个环节的时间把控,再到沟通策略的适应调整,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与打磨。

次日,团队成员召开小组会议,明确各环节的负责人及具体职责。鉴于到汤老师提示孤独症儿童在手工制作时可能面临困难,团队一致决定预先制备香囊半成品,为后续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活动香囊的准备(吴忆江供图)

在陪伴中,读懂“星星的孩子”

2025年7月12日,团队成员来到了雏鹰儿童发展中心。在老师的引领下,团队成员开启了参观之旅。走进爱心超市,各种小巧而富有温度的物品映入眼帘。“这些东西准备的太用心了!我都想进去体验体验!”队员王艺舒忍不住轻声感叹。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爱心超市(严熙爱供图)

团队成员随后参观了室外活动场地、室内个训室和教师活动室。个训室内,老师正一对一耐心地教导孩子学习生活技能;集体活动室中,各种教具与玩具摆放整齐,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与潜能。团队成员认真观察各类教学场景,切身感受孤独症儿童独特的学习与活动方式,为接下来的互动积累经验。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雏鹰儿童发展中心(吴忆江供图)

接下来,团队成员迅速投入到活动场地布置:摆放桌椅,布置用具,调试设备。活动开场,团队成员为小朋友们表演了一首《小星星》,温暖的歌声在空气中回荡。在老师的鼓励下,有小朋友主动加入合唱,现场氛围逐渐热烈起来。

图为团队成员表演歌曲(吴忆江供图)

团队成员展开巨大的画布,鼓励小朋友们用手印表达内心的情感。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小心蘸取颜料,轻轻按下自己的小手,印下属于自己的一抹色彩。五彩斑斓的手印在画布上逐渐汇聚成一幅充满童趣与希望的画面,宛如大家携手共进的美好愿景。

图为团队成员与小朋友们一起绘画(严熙爱供图)

活动尾声,团队成员与老师们默契配合,手把手帮助小朋友们制作驱蚊香囊。当一个个精美的香囊制作完成,团队成员将它们全部赠送给小朋友们,愿这小小的香囊驱散蚊扰,守护夏日的清凉与安宁。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香囊制作演示(严熙爱供图)

在行动里,播撒“有力量的认知”

七月中旬,团队成员带着精心制作的宣传手册回到各自家乡,进行宣传科普。宣传手册内容丰富,涵盖孤独症的症状表现、早期识别方法、干预治疗途径以及社会支持体系等方面的知识。团队成员在社区广场、公园等人流密集处,向居民发放手册,并耐心讲解。面对居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团队成员一一进行详细作答。此次宣传提升了社区居民对孤独症的认知,团队成员的付出获得广泛赞许。队员们亦在实践中深化体悟,更坚定了持续为孤独症群体贡献力量的信念。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孤独症方面宣讲(张辰姁供图)

此次“三下乡”活动虽已落幕,团队成员深知,关爱孤独症儿童是一场漫长的接力赛。希望更多目光投向这一特殊群体,以理解、包容与爱,为他们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让我们携手同行,助力每一位“星星的孩子”在爱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拥抱属于自己的璀璨未来。

作者:扬州大学 吴忆江

上一篇:等风起时:南京师范大学志愿者跨越四千公里的特殊儿童关爱之旅
下一篇: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团山巷里续老手艺 青春脚下践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