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工程学院电力相关专业组成的“专业团队”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奔赴江苏如皋,对当地电网展开为期数日的深入探访,旨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了解电力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沿技术。
小队首站抵达如皋市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大屏幕展示了如皋电网的整体架构、负荷实时分布及调度运行情况。据介绍,借助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如皋电网已构建覆盖全市的智能调度系统,能实时监测运行状态、精准预测负荷变化,故障时可迅速定位。该系统使响应速度较传统模式提升80%,每年每户平均停电时间减少超30小时,大幅提高供电可靠性。队员们积极与工作人员交流系统算法、数据安全等专业问题,对电网智能化调度有了更直观深入的认识。
随后,实践小队前往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考察分布式光伏电站与电网协同运行情况。开发区内众多厂房屋顶、停车场顶棚铺设光伏板,产生的电能通过智能并网设备有序接入电网。开发区电力负责人介绍,推行的“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既帮助企业削减用电成本,又为电网输送清洁电力。目前,开发区光伏装机容量达50兆瓦,年发电量约6000万千瓦时,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5万吨。队员们观察光伏逆变器、储能设备运行数据,感受新能源在电力领域的应用与潜力,赞叹如皋电网在接纳分布式新能源方面的技术创新。
实践中,小队见证了改造后的农村电网新貌,绝缘导线、智能电表、充电桩等现代化设备齐全。据悉,如皋市已完成所有行政村的电网改造升级,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8%,电压合格率达99.9%,满足了农村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电力。队员们切实体会到电网改造对改善民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此外,小队成员还与如皋供电公司技术人员就电网安全保障体系展开专题研讨。如皋电网构建的“源网荷储”协同安全防御体系,通过搭建多层次防护网络、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等,增强了电网抵御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去年夏季台风期间,该体系发挥关键作用,实现故障快速抢修,未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队员们认真学习相关经验,对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性有了更深感悟。
活动尾声,实践小队与如皋供电公司举行座谈会,围绕电网未来发展方向、技术创新难题等热烈讨论。小队成员表示,此次探访收获颇丰,见识到智能电网建设、绿色转型及服务民生等方面的卓越成果,更坚定了投身电力行业的决心。他们将整理资料形成实践报告,与学校师生分享,让更多同学了解电力行业动态。
南京工程学院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接触行业一线的机会,提升了其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同时,如皋电网的创新实践为电力行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作者:南京工程学院“专业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