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9月05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吴芳书记以“无中生有”智慧织密治理网 法治护航全龄幸福圈

“社区治理不怕‘没条件’,就怕‘没想法’。”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银古路街道宝南社区党委书记吴芳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面对资源有限、需求多元的治理难题,她以“无中生有”的创新思维,盘活闲置空间、链接多元资源,引进“慧龄空间”项目、打造“法治‘青鸽’志愿队、蓝精灵志愿服务队”、“12355青少年维权岗”、“治保委”扎根,让法治特色成为社区治理的鲜明底色,让全龄段居民感受到“从无到有”的幸福升级。

从“空白点”到“慧龄空间”,让养老服务“专业起来”

宝南社区老年人占比超30%,养老服务设施薄弱的问题,吴芳书记盯上了“专业资源”这块“活棋”。她多次走访国家开放大学,反复沟通社区养老需求与高校服务资源的结合点,最终促成双方合作,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辟了“慧龄空间”,将为老年人搭建专属实体空间,提供非遗手工、游戏竞赛、线上课程、阅读分享等课程,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这里真不错,教老人学反诈、做手工、做游戏等,每天的生活有乐趣多了”如今,“慧龄空间”每个月开展三场活动,今年以来累计服务老人300余人次,从“零场地、零资源”到“专业服务常态化”,吴芳书记用“磨破嘴、跑断腿”的韧劲,让社区养老服务从“空白”变成了“亮点。”

“聚沙成塔”建特色队伍,让“零散力量”拧成一股绳

“社区治理不能只靠‘两委’,得让更多人‘搭把手’。”吴芳书记瞄准辖区司法单位和青年群体,牵头组建两支特色志愿服务队。

“法治青鸽”服务队:联动辖区律所、派出所民警、团员、社区工作人等青年群体,组建“法治‘青鸽’青年志愿服务队”,针对青少年普法、家庭矛盾调解等需求,开展“模拟法庭”“法律小课堂”“进校园”等活动,让“法治种子”在社区生根,今年以来共开展35余场法治宣传活动,化解邻里纠纷12起。

“蓝精灵”服务队:吸纳在6家司法单位资源,聚焦法治家园建设、环境整治、助老扶弱等志愿服务,今年以来共开展了5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成为社区里一道移动的“暖心风景线”。

从“单枪匹马”到“组团服务”,吴芳书记用“给平台、压担子”的方式,让社区青年从“旁观者”变成了“主人翁”,两支队伍已成为社区治理的“青春力量”。

从“诉求无门”到“12355+治保委”,让权益保障“实起来”

为筑牢社区安全与权益保障的“防火墙”,吴芳书记盘活现有资源,让“12355维权岗”与治保委从“后台”走向“前台”,织密“维权+安防”两张网。

对接团委在社区成立了“12355维权岗”,定期邀请司法单位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为青少年提供心理辅导、成长困惑解答,今年以来累计服务145人次。

激活社区治保委“神经末梢”,组织辖区民警、银古路综合执法中队、党员骨干、物业成立“平安巡逻队”,联合志愿服务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今年以来排查飞线充电、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23处,联动物业整改率100%,社区治安案件同比下降35%。

从“群众诉求难落地”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吴芳书记用“搭平台、强联动”的思路,让社区服务既有温度,更有力度。

融“全龄治理生态”,让特色品牌串成“幸福链”

  “‘无中生有’不是零散创新,得把点连成线、织成网。”从引进“慧龄空间”填补养老服务空白,到组建特色队伍激活青年力量,再到链接资源筑牢权益保障网,吴芳书记的“无中生有”,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因势而为”——以社区需求为导向,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闲置资源”变成“治理动能”。如今的银古路街道宝南社区,正以“小社区”的生动实践,诠释着基层治理中“办法总比困难多”的智慧与担当。(撰稿人:张雯)

上一篇:浙江兰溪:黄湓社区积极开展护苗行动 为未成年人成长保驾护航
下一篇:湖南省浏阳市沙市镇民政社工站开展“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