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区发展网讯(通讯员:张慧 翟子悦)2025年暑期,一支由天津中医药大学退役大学生组成的“赓续军魂使命,弘扬边疆振兴”实践团,该团队选取“化整为零”的形式奔赴全国各地开展了一系列国防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该团队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边疆治理和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为行动指南,结合退役大学生的军旅经历与中医药专业背景,积极探索服务国家与社会的创新实践路径。
一、实践目的:构建“军旅经验+青年视角”服务新模式
本项目旨在通过组织高校退役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充分发挥其政治素养、专业能力与团队管理经验,深入基层传递国防观念、中医药文化和民族团结理念。实践团通过实地调研与志愿服务,了解多地发展需求,努力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退役大学生服务国家建设的长效机制。
二、实践内容:多元融合,服务基层
(一)国防教育进校园,播撒爱国种子
实践团走进多地中小学校园,开展“军魂+中医”主题宣讲。
图1 实践团成员开展宣讲活动
退役大学生王萌萌以“传承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结合军队“守正创新”精神,通过趣味问答、模拟问诊等形式,生动讲解中医知识及其在应急救护中的运用。
图2 实践团成员开展爱国教育
翟子悦则通过展示边疆戍边影像资料,讲述军人坚守使命的感人故事,将爱国情怀与健康理念融入孩子们心中。
(二)民族团结宣讲,传递温情与力量
图3 实践团成员开展援疆教育
曾在少数民族地区服役的杨春夏同学,以亲身经历讲述祖辈援疆往事和家乡巨变,强调各民族共同奋斗、共创辉煌的重要意义。
图4 实践团成员开展国防教育宣讲
田子慧回到家乡新疆,走进社区和学校,分享部队训练与巡逻故事,增强群众的国防意识与爱国情感。
(三)红色记忆传承,弘扬英烈精神
图5 实践团成员讲解中
在静海区烈士陵园,邱文雯担任志愿讲解员,通过烈士家书、老照片等珍贵史料,深情讲述英雄事迹,让红色历史焕发新的时代感染力。
(四)乡村振兴服务,注入健康动力
图6 实践团成员开展宣讲活动
实践团深入天津市静海区华康街道,开展生态环保、乡村旅游推广和农产品电商志愿服务,并结合瑶医、苗医药等民族医药文化,提升地方产品文化附加值,为乡村振兴注入健康元素与发展活力。
(五)应急救护服务,彰显军人本色
图7 实践团成员进行应急救护服务中
在山东胶州,夏振川等队员凭借在部队掌握的救护技能,积极参与红十字会保障任务,在高标准完成水上救援演练及周边保障工作中表现出色,获多方好评。
(六)迷彩青春进社区,共话边疆军旅情
图8 实践团成员深入街道开展宣讲活动
实践团成员来到天津市和平区南营门街道,开展以“赓续军魂使命,弘扬边疆精神”为主题的宣讲。他们结合自身军旅经历,声情并茂地讲述边疆战士们保家卫国、坚守岗位的动人故事,让现场的居民和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军魂的力量与边疆精神的伟大,就如同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学子开展服务活动传递知识与温暖一样,在不同领域践行着青春担当,为弘扬正能量、传承优秀精神添砖加瓦。
三、实践成效:实现价值提升与角色转变
本次活动不仅提升了青少年的国防意识和健康素养,也为退役大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服务社会的平台,助力其实现从“受教者”到“施教者”的转变。实践团指导老师表示,这些同学将军营中锤炼出的纪律意识、担当精神与爱国情怀转化为切实的社会服务行动,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优良风貌。
未来,团队将继续拓展服务形式与内容,建立长效回访机制,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并借助新媒体扩大国防教育及中医药文化传播力。实践团负责人表示:“军装虽脱,军魂犹在。我们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退役军人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这批退役大学生用汗水与智慧书写青春,为社会树立了榜样,预计未来将有更多退役大学生加入服务国家、奉献基层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