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重要节点,乡镇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的关键载体。近年来,辽宁朝阳县六家子镇党委、政府深刻把握新时代“三农”工作核心要求,始终将党建作为统领乡村发展的“红色引擎”,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通过建强战斗堡垒凝聚发展合力、激活产业动能夯实增收基础、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下的乡村高质量发展之路,让这片乡土既有宜居宜业的“颜值”,更有底蕴深厚的“内涵”。
建强战斗堡垒 筑牢乡村振兴“主心骨”
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其凝聚力、战斗力直接决定着乡村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六家子镇党委以强化组织建设为突破口,从政治引领、先锋带动、为民服务三个维度发力,让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
一、凝心铸魂,把好政治建设“方向盘”
政治建设是基层党组织的灵魂,只有方向正确,发展之路才能行稳致远。六家子镇党委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优化组织架构为基础提升服务效能,不仅新建党群服务中心1个、维修村部1个,让党员群众有了“议事之家”,更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新确定发展对象9人,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同时,镇党委提前谋划村级党组织换届工作,储备后备力量52人,并创新推出“5台账+3制度+2巡查”工作模式,高质量完成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让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立场坚定、行动有力的“红色阵地”。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夯实了党组织的政治根基,更让党的领导贯穿乡村发展全过程,为乡村振兴把准了前进方向。
二、先锋引领,激活发展合力“新动能”
党员干部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其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产业发展的成效与群众增收的速度。六家子镇党委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以党建引领延伸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成功引进粉条产业项目2个,带动45人稳定就业,实现月均增收6500元,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端上“增收碗”。此外,镇党委还积极整合帮扶力量,成立“第一书记联盟”,通过制定产业整合计划、共享技术资源,推动600亩辣椒、茄子、红薯实现规模化种植;促成农场村与朝阳县邮政公司党支部签订共建协议,从规范阵地建设、拓宽销售渠道到提供“惠农贷款”,全方位为乡村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正是这些先锋力量的引领,让分散的资源聚合成发展的合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三、为民服务,织密党群体系“一张网”
为民服务是基层党组织的根本宗旨,只有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落在实处,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六家子镇党委始终擦亮“为民服务”品牌,在8.20洪灾中,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紧急转移群众358人,抢修水毁道路28公里、桥梁6座,重建危房45户、维修68户,用行动筑起守护群众安全的“防线”。平日里,镇党委持续开展“访民情、解民忧”行动,累计解决群众难题65件,成功化解2起历史遗留信访案件,实现2024年进京零上访;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党员带头清理垃圾800余吨,投放垃圾分类屋40处,培育市县级美丽庭院示范户13户。这张“为民服务网”,不仅拉近了党群距离,更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聚焦产业赋能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六家子镇党委围绕“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带领党员群众深挖本地资源优势,推动特色产业从“小而散”向“大而优”转变,让产业成为带动群众稳定增收、推动乡村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镇班子成员带头调研、靠前指挥,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与本地优势,培育出西山暖棚富硒蘑菇、魏营子大棚草莓等一批特色农产品,产品凭借优质品质畅销全国;六家子服装厂则瞄准国际市场,生产的帽子远销韩国及东南亚地区,打响了本地产业品牌。如今,全镇特色产业年收益达120余万元,直接带动828户建档立卡户、1587人稳定增收,家庭人均纯收入远超全省脱贫线。从田间地头的特色种植,到车间厂房的加工制造,六家子镇的产业发展不仅让土地“生金”,更让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擦亮生态底色 绘就人居环境“新画卷”
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的宝贵资源,也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六家子镇党委以“干净、整洁、有序”为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建起全民参与的人居环境整治体系,让乡村既有“产业兴旺”的活力,更有“生态宜居”的魅力。
镇党委牵头成立由镇政府、村“两委”、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共同参与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小组,形成“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氛围。针对不同村庄特点,镇党委采取差异化治理方式:人口集中的村庄增加垃圾桶投放密度和清运频次,偏远自然村设置集中收集点定期清运,确保垃圾“日产日清不积存”。同时,镇里加大硬件投入,配备垃圾清运车67辆、电动三轮车64辆、自卸车2辆、铲车1辆,新配置大型垃圾箱40个,建成垃圾中转站2个,13个村实现垃圾收集点全覆盖,构建起“村收集、镇转运”的高效处理模式。
今年年初以来,镇党委聚焦生态改善开展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截至7月中旬,累计清理垃圾1900余吨,出动人次3000余人、车次2800余次,垃圾日产日清率达100%。如今的六家子镇,道路干净整洁、庭院错落有致、村庄绿意盎然,一幅“村美、景美、生活美”的人居环境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锚定目标再发力,续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乡村振兴不是终点,而是持续奋斗的新起点。2025年下半年,六家子镇党委将继续以产业发展为引擎、以民生福祉为标尺、以安全稳定为基石,全力推动产业项目落地、农业现代化推进,让乡村振兴的步伐走得更稳、更远。
一、聚焦经济增长,攻坚项目落地
项目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硬支撑”。镇党委将重点推进朝阳源弘食品有限公司年产3500吨粉条、粉皮建设项目落地投产,该项目占地8.1亩,总建筑面积1925平方米,配备生产车间、冷库、打包车间等基础设施,预计下半年完工后可实现年收入260万元,进一步延伸粉条产业链;同时,推进总投资1.8亿元的年产500万吨玄武岩碎石开采加工项目,目前项目已进入探矿阶段,建成后年产值可达7000万元,为镇域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二、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镇党委将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魏营子村建设暖棚护坝1100米、冷棚25栋(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并新建冷库1处,提升农产品存储保鲜能力;在龚杖子村建设100亩果园,在六家子村建设15栋占地120亩的暖棚项目,进一步扩大特色种植规模,推动农业从“传统种养”向“现代化、规模化、品牌化”转型。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下一步,六家子镇党委将继续锚定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目标,以更实的举措、更强的担当,推动产业更兴旺、生态更优美、群众更幸福,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奋力书写属于六家子镇的精彩答卷(葛忠江 姜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