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9月18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听,风铃响!东升邻里共话好家风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非遗技艺融入现代生活美学,同时以艺术为载体弘扬家风建设,东升街道社区教育学校联合花月街社区教育工作站于2025年9月17日开展了双流区东升街道社区教育学校“传家风·共成长”家训共创计划——“织锦承文脉,风铃传家风”家风手工风铃制作活动。

活动中,指导老师首先解析了竹纹在宋锦中的艺术表现及其文化内涵:竹节代表气节与操守,竹枝象征柔韧与包容,竹叶则寓意生机与希望。居民们依照传统裱糊工艺,将仿宋锦竹纹片精心贴合于风铃框架,再用珍珠点缀竹节处,寓意"珠玉在侧,清节长存"。每一处粘贴、每一次穿珠,不仅是技艺的实践,更是对竹之精神的沉浸式体悟。竹制风铃圈与锦上竹纹相互呼应,形成意象的叠合,使作品从材质到纹样均贯穿统一的文化语言。

随后,居民们开始动手制作自己的风铃。在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大家仔细地将竹制风铃圈与仿宋锦竹纹底片进行组合,确保每一部分都紧密贴合。珍珠被巧妙地镶嵌在竹节的位置,不仅增添了美感,更赋予了作品深层的文化寓意。铜铃流苏则被精心系在风铃的下端,随着微风轻轻摇曳,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仿佛在诉说家风的故事。

制作过程中,大家彼此交流心得,分享各自对家风的理解与感悟。有的家庭讲述了祖辈传承下来的家训,有的则表达了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将优良家风传递给下一代的愿望。活动现场充满了温馨和谐的氛围,每个人都在专注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家风的重要性。

当一件件精美的手工风铃逐渐成形时,居民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些风铃不仅是艺术品,更是承载着家风文化的象征物。通过亲手制作,大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竹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力量,以及它如何与现代生活相融合。

通过此次活动,以竹为媒、以铃为器,将非遗技艺与家风教化巧妙结合。居民们通过亲手制作竹纹风铃,不仅掌握了传统工艺技法,更在经纬交错间加深了对清廉坚韧家风文化的认同。东升街道社区教育学校将继续挖掘传统文化中的育人资源,让非遗技艺成为传播正能量、涵养好家风的重要纽带。

上一篇:浙江兰溪金钟岭社区第一课点亮银发生活
下一篇:趣学安全!成航社区「空勤应急先锋队」训练营萌娃变身 “消防小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