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为引领,传递中秋团圆温情,营造国庆喜庆氛围,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9月29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昭君街道新华社区精心策划“中秋遇国庆,团圆‘手’相传——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一老一小’双节共庆主题活动”,辖区老年人、少年儿童、居民代表、在职党员及社区文艺爱好者齐聚一堂,在庄重与温馨的氛围中共度双节,让“和美新华,服务暖心”的党建品牌理念浸润人心。
党建领航爱国教育:升国旗、传初心,红色基因代代续
9月29日上午9时,活动的第一篇章“喜迎国庆”升国旗仪式在辖区第十小学操场举行。社区工作人员提前到场引导,社区居民、在职党员、退伍老兵、老党员与少年儿童整齐列队,现场纪律严肃,每个人的脸上都透着对节日的期待与对祖国的敬意。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激昂旋律奏响,成年人目光坚毅,以注目礼致敬国旗;少年儿童胸前的红领巾随风轻扬,用标准的少先队礼表达崇敬,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朝阳下冉冉升起,飘扬的旗帜与现场庄重的神情相映,将 “家国情怀”的种子悄然播撒在每个人心中。
仪式后,“红领巾映初心”的传承环节温情展开。在全体师生的见证下,第十小学的孩子们手捧红领巾,为老党员、退伍老兵郑重系上。“爷爷,这是我们少先队的标志,您是我们的榜样!” 孩子的话语稚嫩却真挚,老党员们轻抚红领巾,眼中满是欣慰,红色基因在代际传递中愈发鲜活。这一跨越年龄的互动,正是“和美新华,服务暖心”党建品牌在社区治理中践行“代际和谐”理念的生动缩影,让红色传承不止于仪式,更成为连接“一老一小”的情感纽带。
党员带头添活力:文艺表演搭平台,党群同乐暖人心
文艺表演环节,党建元素与节日氛围深度融合。社区党员文艺骨干牵头,带来精心编排的节目:二人台《党建中秋情》中,演员们以质朴的唱腔、鲜活的肢体语言,将党建惠民的故事与中秋团圆的情愫串联成篇,既有社区党员服务群众的真实写照,也有邻里共话家常的温馨场景,节日的热闹与党建的暖意悄悄融合;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响起时,在职党员带头领唱,台下居民、老党员纷纷跟唱,歌声嘹亮,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凝聚力在旋律中升华。每个节目都由党员带头策划、参与,既传递了节日祝福,更彰显了党建引领下的文化自信,让文明新风随歌声、舞姿浸润人心。
社区搭台促互动:做月饼、话团圆,共同体意识深深植
下午3时,新华社区三楼活动室里,“邻里互助做月饼”环节热闹开启。活动现场,6组操作桌整齐排列,面团、馅料、模具一应俱全,党员主动与居民和孩子们结成小组——党员小张手把手教揉面,笑道:“咱们用力把面团揉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老党员李阿姨则分享做月饼的技巧,还不忘叮嘱:“现在的好日子多亏共产党啊,孩子们一定要珍惜团圆,互帮互助!”
面粉翻飞间,一个个印着玉兔与祥云的月饼逐渐成型。活动中,党员志愿者始终穿梭在各桌,及时提供帮助,让“一老一小”在协作中感受温暖,让邻里情在互动中升温,更让党建引领下的“共同体意识”融入每一块月饼、每一次欢笑。
党建凝聚团圆力:拍合影、留记忆,党群同心向未来
活动尾声,所有参与居民手持自己制作的老式月饼和冰皮月饼,用相机定格下了“中秋团圆大合影”。照片里,老年人的笑容慈祥,孩子们的眼神明亮,大家手中的月饼虽形态各异,却都承载着相同的节日期盼,成为社区党建凝聚力最生动的见证。
此次活动,新华社区以党建为纽带,将“家国情怀”“代际和谐”“文化传承”紧密串联,既丰富了居民生活,更强化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实效,让“和美新华,服务暖心”的理念深入人心。下一步,新华社区将继续以“党建+我们的节日”为载体,深耕“和美新华,服务暖心”党建品牌,策划更多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特色活动,让党建红点亮社区、温暖民心,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社区建设迈向新台阶。
(新华社区 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