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花为孩子们进行口语训练。
“18年来,在教授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地学习,尽最大的努力教给孩子们更多东西。”山西吕梁文水县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教师张荣花27日说,“只有真正地接受他们,才能在教育过程中,给他们所需要的,让孩子们的生活尽量趋于正常化。”
在张荣花的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未能拥有和同龄孩子一样的智力、听力等,一些孩子甚至连基本的生活也无法自理。作为一名特教老师,守护这些“折翼天使”是其从教18年来坚持做的事情。
打开沟通的“墙”
2003年,21岁的张荣花走上特教老师的岗位。由于大学时学习的是特殊教育专业,手语、盲文、简单的游戏教学法等都学过,来之前她本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可来到学校后,她发现仅仅掌握理论知识,缺乏实际教学的经验,很多问题难以解决。
“刚来时,我带的是听障班,很多孩子发音模仿能力很差,和孩子们交流时,说话听不懂,使用手语又无法理解。”张荣花说,难以和孩子们沟通,成为她面临的首要难题。
为了打通这堵“墙”,张荣花边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同时自己慢慢摸索,和孩子们同吃同住。“通过给孩子们观看视频、图片,情景再现其中的场景,和孩子们进行简单的沟通。”张荣花说,慢慢地,等孩子们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通过日常生活的交流,孩子们理解能力也得到提升。
送教上门圆上学梦
每周五,学校的老师们会参加送教上门,为不能自理或者有其他困难而无法到校的孩子们上课。张荣花告诉记者,送教上门不单是为孩子们送知识、送康复技能,还要给家长们讲述国家政策,帮助家长给予孩子们正确的家庭教育。
“我是负责信贤村和北安庄村,为两个孩子教学。”张荣花说,“信贤村的这个孩子,患有脑瘫,不会说话,教学中我注重孩子的口部训练;北安庄村的这个孩子,缺乏家庭教育,我就从和孩子进行简单的沟通入手,慢慢提升孩子的认知水平。”
帮孩子们融入社会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学校开设了手工、康复、家政、阅读等特色课程,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提高自主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
从不会与人沟通到逐渐懂得表达自己的意愿;从生活不能自理到学会自己洗碗、洗衣服、包饺子等;从依赖家长、老师到进入职业技能学校,学习按摩、做糕点,掌握一技之长……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慢慢具备了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
如今,张荣花教授的孩子中,有的考上大学,有的成家立业。张荣花表示,“作为一名特教老师,看到孩子们取得进步,尤其看到他们能自食其力,这就是我最高兴、最值得骄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