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祖才为何邦前送来三鲜面 。
夏日中午,一位皮肤黝黑的老人顾不上自己吃饭,带上刚煮好的三鲜面,骑着电瓶车穿行在乡间小道。
“邦前吃饭了。”抵达村邻家后,老人来不及擦汗,支起小餐桌,放好面条,搀起卧床的何邦前,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着他吃完。这样温馨的场景,每天都会上演。
刘祖才骑车前去为何邦前送面条 。
老人叫刘祖才,今年72岁,现任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健跳镇西边村老年协会会长,曾任西边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有着21年党龄和18年村干部任职经历。16年前,因为一句承诺,接近花甲之年的刘祖才毅然担负起照顾与他毫无血缘关系,患有智力障碍的村邻何邦前的责任。
一句承诺:“只要我有一口饭吃,就不会让他饿着”
1979年,那是个挣工分的年代,30岁的刘祖才担任了西边村第一生产队队长,而16岁的何邦前恰好被分配在该生产队工作。
虽然何邦前一出生就存在智力问题,但那时年轻还有力气,也能听得进话。刘祖才便耐心地。手把手教他晒谷子、看管羊群,带着他和队员们一起做工。
刘祖才搀扶着何邦前。
正因为这段共事的经历,何邦前认定了刘祖才这个“哥哥”,两人结下了“缘分”。
2005年,何邦前的母亲过世,其两个弟弟又常年在外照顾不上,生活不能自理的何邦前一人在家四处游荡,十分危险。就当弟弟俩犯愁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刘祖才:“老刘热心公益事业,经常关照西边村和周边村子的‘可怜人’,或许老刘能照顾哥哥。”
眼看着又要出门务工了,弟弟俩没办法,只好找到刘祖才,拜托他帮忙照顾哥哥:“老刘,我们出门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邦前,他从小谁的话都不听,只听你的,能否拜托你帮我们照顾他?”
刘祖才知道,偶尔给需要帮助的人送温暖,和答应一家人的委托帮忙照料是两码子事,毕竟自己上有老下有小。
面对何邦前弟弟、弟妹的殷切希望,刘祖才眉头紧蹙,略有所思,经过慎重考虑后,他坚定地点了头:“你们放心,我会照顾好邦前的,只要我有一口饭吃,就不会让他饿着。”
看到刘祖才点头了,何邦前家人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他们感激地握着刘祖才的手说:“谢谢你,老刘只要你点头了,我们就安心了……”
就这样,刘祖才扛起了照顾何邦前的重任,那一句承诺变成了一生的守护。
不离不弃:“要是没有老刘照顾,邦前可能早没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刚开始照顾的几年,何邦前只有40多岁,身体还算健壮,虽然痴呆,但能听得懂话,除了照顾饮食,平时稍微关照下即可。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何邦前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痴呆程度也日益加重,对周围的人没有辨识能力,不认人,还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和破坏性。刘祖才及周围的邻居送来的衣物时常被他丢弃,送去盛饭菜的瓷碗也被摔碎。
面对这些,刘祖才夫妇不弃不离,像关爱亲人一样,慢慢来、从头教:衣物脏了,马上给他换洗,天冷了为其备上冬衣、铺好棉被,天热了为其准备夏装;瓷碗总被打碎,就改用摔不碎的塑料碗装好饭菜送去,一日三餐,按时按点,从未落下;情绪不对,就像哄小孩一样耐心地教导;大小便失禁,夫妇俩从不嫌脏;生病了,就带着他四处寻医问诊……
就这样,春夏秋冬,年复一年,刘祖才夫妇照看何邦前起居,照顾他吃喝,一晃就是16年。
何邦前弟弟对于刘祖才不胜感激,每逢过节,总会提上生活用品去探望刘祖才。但对于他们给的“辛苦费”,刘祖才总是婉言拒绝。
他说:“对我们来说,只是多一把米的举手之劳,况且邦前他自己还有低保金和养殖塘税。”
“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要是没有老刘照顾,邦前可能早没了。”西边村村民林玉英感叹道,“照顾吃喝拉撒,虽然都是琐事,但能每天坚持下来就是大事,一般人都做不到,只有老刘这样的热心肠才能做到。”
守护到底:“只要他在一天,我就会好好照顾一天”
一开始,何邦前因为没有住所,刘祖才又怕他在外面乱跑不安全,便带着他暂时在村大队部落脚,时间一长,难免不便。
后来,得知政府有“住房救助”政策,他便帮忙申请,再加上何邦前弟弟的贴补,筹钱给何邦前建起了10多平米的小房子。
这是两间一层楼的平房,小院的地坪用水泥硬化过,房屋略显简陋,但被刘祖才打扫得很干净。
每天睡觉前,刘祖才都要到何邦前的房间查看一番,有时碰到刮风下雨天气,他不放心,夜里会起来好几次到他的屋里再看看。
建了房子,刘祖才又帮何邦前申请了低保。他拿出何邦前的残疾证,只见上面写着“智力残废四级”。
“上次想带他去重新评级的,就给他剪了头发,洗了澡穿上新衣服,哪知道邦前心情大好,到了检测的地方,说他精神状态很好,无法重新评更高的级别。”老刘自我宽慰道,“他就这样,和我在一起的时候,稍微正常一些,要是和别人在一起,免不了吵吵闹闹,让人担心。”
谈及今后的打算,刘祖才说:“平时我养塘赚点收入,时间还算自由,只要邦前在一天,我就会好好照顾一天,希望他能多活几年。”
刘祖才16年的付出与守护,承载的是一颗炽热的“红心”,传递的是一股朴实的正能量,感染了家人,也影响了村民。
“从小到大,总记得我爸经常帮助别人。在我眼里,他就是个活雷锋。”提起父亲,现任西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儿子刘道昶很是钦佩,“我要向父亲看齐,为百姓做更多的实事、好事、暖心事。”
多年来,“好人”刘祖才的名声在当地慢慢传播开来,很多遇到困难的人都找上他,他也通过各种途径,力所能及地帮助弱势群体。